潮安区博物馆临时展览展出内容汇总

  • 发布时间:2020-02-16 10:00:00
  • |
  • 作者:潮州市潮安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10397次

一、国家级保护单位——从熙公祠

从熙公祠位于彩塘镇金一村斜角头,为旅马柔佛州华侨陈旭年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竣工于清光绪九年(1884年)。为三路布局,中路为私家祠堂,左右二路为府第,均二进二从厝,有前埕龙虎门。坐东向西,祠堂前座开三山门。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祠堂木瓜抬梁构架,拜亭为歇山顶屋面。祠堂门额“从熙公祠”,背镌“积厚流光”;左右路府第门匾镌“资政第”。该建筑是潮汕地区清末私家祠堂与府第统一布局,同时营建的代表作。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熙公祠正门】

从熙公祠为清代潮州典型的传统民俗型建筑,其建筑石雕的艺术水平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是潮州建筑石雕的代表,其石雕的精细程度甚至超过了潮州木雕。公祠门前的石狮、雄狮抚子、雄狮戏球,两狮互相睨望,神形生动。大门两侧的石鼓圆润流畅,光鉴可镜。底座均饰以吉祥寓意的图案,如“三羊开泰”等。


从熙公祠的石雕艺术也集中体现在前座门厅,采用石结构建筑,运用潮州传统的建筑形式,极力模仿巨大原木建筑结构的厚实感,在立柱与梁枋的节点处以各式花纹雕刻装饰。从熙公祠最值得提的是大门两侧石壁上镶嵌四幅石雕,分别以仕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为题材,采用篓空错层叠沓雕法,运用了“之”字形的构图,雕工精致,最值得称道的当推“仕农工商”屏牧童拉紧的牛绳,绳长10厘米,直径仅4毫米,镂空雕刻,而绳纹清晰,堪称石雕一绝倒挂,而石雕花篮也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并被评价堪称“中国一绝”。


从熙公祠,是潮州木雕装饰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潮州木雕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表现手法。同时以独特的审美特征,形成了潮州古建筑相对独立的艺术风格,营造了精致、典雅的艺术氛围。在此人们可以领略潮州文化的人文内涵,感受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潮州民俗意蕴美。

其木雕装饰集中体现于拜亭及正座,正座采用“三载五木爪,十八块花坯”抬梁式梁架,梁载彩绘采用五彩和红、黑漆画描金漆画,载下镶嵌着琳琅满目的金漆木雕。匠师运用浮雕、圆雕、镂空通雕等艺术手法,将各式各样的珍禽瑞兽,花果虫鱼、戏剧故事等,刻划得惟妙惟肖,呈现出一派生机活泼景象,传递着主人的生活情趣和美好追求。


二、省级保护单位

1、王大宝墓

王大宝墓位于归湖镇神前山沉江月地,座东向西,修筑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墓依山而建,逐级抬升,墓前埕分四级,墓靠为三山形,中为石墓碑、石祭床,左右为灰筑三摆堵墓手,碑文楷书阴刻“宋礼部尚书大宝王公墓,夫人黄氏,夫人郑氏”,墓前两侧有石翁仲四,石狮、石马、石羊、石望柱、石笋各二,其中望柱为现代增刻,余皆为宋代遗存。这些石雕作品均为圆雕形式,雕刻风格朴素简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时期水平和风貌,为广东境内所罕见。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龙湖寨建筑群

龙湖寨建筑群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龙湖寨内,包括祠堂(许氏宗祠、林氏宗祠、婆祠、是荷公祠)、府第(儒林第、院巷许厝、福茂内、方伯第)及寨墙共9处文物建筑,其中许氏宗祠、林氏宗祠为明至清建筑,婆祠为清早期建筑,是荷公祠为清中期建筑;儒林第、院巷许厝、福茂内为清代建筑,方伯第为民国建筑。

⑴祠堂

许氏宗祠位于龙湖寨直街中段,始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清康熙年间、光绪二十二(1896)两次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四进两廊一后包布局,硬山顶灰瓦屋面,石墙裙砖砌抹灰墙面。三进为瓜柱抬梁构架,四进为花式柁墩抬梁架构,木雕装饰较为丰富,大部分地面为石板地面,木门额“许氏宗祠”,背镌:光绪丙申年腊月吉旦四栋合修。该祠曾是戊戌变法时丹迪创建的第一个新式学校——“震华学校”旧址,之后一直作为中心学校,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迁出。祠内保存有“柱史”、“叠普春风”、“著存”、“明经拔萃”等四块明清匾额。该文物点属潮安县文物保护单位“龙湖寨”。

【许氏宗祠】

林氏宗祠位于广东省龙湖寨直街市尾段,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清及民国重修。座东北向西南,三进两廊建筑。前座面宽三间,明末结构形式;中座面广三间,三载五木瓜抬梁构架,木雕装饰丰富,属清中期风格;后座为木瓜童柱抬梁构架,前廊的夔龙方曲装饰属民国风格。门匾镌“林氏宗祠”,款:崇祯庚辰岁仲春之吉陈燕翼书。

【林氏宗祠】

婆祠位于龙湖寨直街北段,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为当时塘湖巨贾黄作雨为其母黄周氏建的私家祠堂,是本地区唯一的女祠。坐西向东,二进二廊布局,祠前有石埕,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石雕、木雕装饰丰富。通面宽16.3米,主体进深31.15米,占地面积670平方米。门额镌“椒实蕃枝”,款:翁廷资赠。

【婆祠】

是荷公祠位于龙湖寨直街市尾段东侧,为私家祠堂,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现为私人用作抽纱加工场。座东向西,二进两廊单火巷布局,通面宽16.5米,进深23米,占地面积379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体,门厅及主座均为木瓜抬梁构架。门匾镌“是荷公祠”,背额为:道光六年岁次丙戌正月谷旦肇建例赠文林郎叙选大理寺评事十三世祖之祠。梁架间木雕装饰丰富,门楼有精美石雕装饰。

【是荷公祠】

⑵府第

儒林第位于福兴路14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为当时龙湖寨富商黄继盛的宅第。座北向南,三进二廊二厢房一后包布局,通面宽13.4米,进深39.9米,占地面积535平方米。二进明间为三载五木瓜梁架,次间为分心柱月梁构架。门匾镌“儒林第”,木雕装饰丰富精美。具有清早中期建筑的特征。

【儒林第】

院巷许厝位于福兴路7号,始建于清中期。座南向北,三进四厢一后包布局,通面宽13.5米,深46.4米,占地面积626.4平方米。中座明间为木瓜抬梁,次间为分心柱月梁构架。木雕装饰丰富精美。具有清早中期建筑的特征。


福茂内位于隆庆路9号,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龙湖寨人,在越南寮内经营矿山的黄盛悦的宅第。座南向北,三进建筑,通面宽13.9米,进深37.72米,占在面积524.31平方米。花台童柱抬梁构架,木雕、彩画装饰丰富精美。具有清晚期建筑的特征。

【福茂内】

方伯第位于隆庆路26号,始建于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是明嘉靖福建按察使、广西左布政使,潮州先贤刘子兴裔孙刘正兴(字葵如)的宅第,现已收归集体所有。该第座北向南,四进一后包带后花园布局,其建筑格局以中式为主,配以西洋装饰。为硬山顶灰瓦屋面,石础夯土抹灰墙。门额“进士第”,背镌“鹤算龟龄”,款: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孟冬。二进门额“方伯第”为明朝宰辅高拱手书,后代沿用之。其建筑装饰集书画、石木雕刻、灰塑、嵌瓷等各种中外装饰手法于一体。


【方伯第】

3、林大钦墓

林大钦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桑浦山状元埔。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后,座东北向西南。墓上有碑亭,亭内的藻井刻八卦旋花图;墓碑横额刻“东莆佳城”四字,碑面正中书“明赐状元及第翰林院修撰东莆林公墓”,右下角小字刻“孝子天继泣血立石”。原墓亭左右有石制扶手,墓亭正前方有石牌坊,于“文革”期间被拆毁;原墓前有石马、石羊各一对,于1993年被盗。201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林大钦,字敬夫,海阳县东莆都(今潮安县金石镇)山兜人,明嘉靖辛卯(1531年)状元,授翰林院修僎,后以母病归家,卒于明嘉靖乙己(1545年)年仅三十五岁,为潮州地区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


【林大钦墓】


4、孙默斋墓

孙默斋墓位于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沙一村眠龙山,营造于明嘉靖年间(1521—1566)。坐东向西,由封土堆及花冈石结构的墓碑、祭床、碑亭、四折摆手和拜亭组成。碑亭为四柱重檐歇山顶,墓碑上刻:"明考将仕佐郎默斋孙公,妣耋寿孺人慈烈林氏墓",碑亭两侧有弧形扶手。碑亭正前方14米处是面阔三间的石拜亭,拜亭为八柱歇山顶,两侧及正面设护栏。

孙默斋墓封土堆、碑亭(含墓碑、祭床、扶手、石狮望柱)、拜亭和四折摆手等文物本体遗存完整,保存良好,是潮州地区已发现形制最典型,规模最宏大,遗存最完整,做工最考究的明代官宦墓葬,反映了潮汕地区古代埋葬习俗和特殊的墓葬形制。201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孙默斋墓】

5、仙溪王氏大宗祠

王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仙溪村大宗祠,俗称“老虎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康熙三十年(1691)、道光十一年(1831年)两次重修。坐西南向东北,二进二廊带拜亭左右二从厝格局,有前埕照壁,祠后有王氏祖墓—王繁衍夫妇墓。

王氏大宗祠前座为硬山顶灰瓦屋面,连拱抬梁构架;后座为硬山顶双垂脊屋面,木瓜抬梁构架;拜亭为歇山顶,花式柁墩连拱抬梁构架。石雕、木雕、彩画及嵌瓷装饰极为丰富精美。该祠基本保留清代重修的风貌。

祠后隔巷为王繁衍墓园,碑文为“宋始祖考繁衍王公妣懿德周氏墓”,王繁衍为仙溪村王姓始祖,宋咸淳年间由海阳龟湖迁此。左侧有墓道,竖“宋王公墓道”碑,该墓为王氏大祠附属文物。201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大宗祠】

6、卢侗墓

卢侗墓位于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镇政府后畔,始建于宋,1990年重修。墓身为弧靠三摆,坐东北向西南;墓地宽20.33米,深22.30米,面积453平方米;墓碑直书“宋考朝奉大夫太子中舍授国子监直讲文肃讳侗卢公墓”。

卢侗墓作为历史文化名人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卢侗一生,在家事亲至孝、造福乡梓;在仕勤政为民、朝野同钦;治学严谨博通、卓有成果,在历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潮州唐宋八贤之一。通过对卢侗墓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以弘扬先贤美德,树立后进楷模,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的教育意义。2015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卢侗墓】

7、石尾山摩崖佛造像

石尾山摩崖佛造像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塔下村石尾山半山腰,为元代摩崖佛造像群。佛造像群雕刻于宽9米,高6米的崖石自然岩面上,坐东北向西南,共有佛像11尊、阿育王塔1座。分上下二排,上排有佛像5尊;下排有阿育王塔一座,佛像6尊。佛造像群布局总高1.6米,宽3米,总分布面积4.8平方米。每尊佛像高0.5-0.7米,宽0.3-0.5米。佛造像上排左右为护法神(韦陀天、珈蓝尊者),中间为三世佛(燃灯佛、释迦佛、弥勒佛,或三方佛、三身佛,不确定);下排中间为阿育王塔,左右各三尊罗汉。

石尾山摩崖佛造像是潮州市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元代摩崖佛造像,省内也发现极少。石尾山摩崖佛造像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2015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尾山摩崖佛造像】

8、象埔寨(寨墙、祠堂、门楼、更楼、井等)

象埔寨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古一村,东距潮州城8公里,为一方形大寨,系古巷陈氏创乡始祖陈万四于南宋景定三年(1262)肇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该寨坐西向东偏北,建筑总体布局为纵横三街六巷,分割为七十二座独立建筑,其中祠堂四座,整体结构严谨、规整、平面类型丰富,各独立建筑风格各异。每座民居内都置有水井,寨内四角另有四口公用水井。寨内地势前低后高,排水系统畅通。象埔寨规模宏大,整体保存完整,基本格局未经改变,大多数单体建筑遗存完好,是潮州地区明清寨落的典型优秀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价值。2015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象埔寨】(补充寨墙、祠堂、门楼、更楼、井等图片)

9、新乡仁美里

新乡仁美里位于潮州潮安凤塘镇新乡村仁美里,为著名爱国侨领郑智勇先生于 1911 年建成,占地面积 16760 ㎡,由海筹公祠、荣禄第、后楼、智勇高等小学校牌坊、智勇高等小学旧址及仁美里牌坊等 6 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 6500 ㎡。该建筑规模宏大,整体保存比较完整,基本格局未经改变。大多数单体建筑存完好,是潮汕地区近代一处典型中西合璧的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故居建筑群全貌】

海筹公祠为传统木结构建筑,三进院落式格局,面阔三开间。第一进建筑硬山顶前出龙船脊歇山抱厦,第二进建筑镬耳山墙。公祠灰塑精美,镬耳山墙博风板处采用花鸟虫鱼自然题材灰塑,悬鱼处为各种人文历史故事题材灰塑;梁轩镂空雕刻精美,花鸟虫鱼、几何图案、人文故事相结合,形式丰富多样,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近代建筑。

【海筹公祠】

荣禄第位于海筹公祠两侧,分左右双路禄。两侧山墙采用岭南传统镬耳墙形式,镬

耳山墙上部博风、悬鱼部灰塑精美。 

智勇小学拱门为经典的西洋建筑造型,整体为砖石结构,拱券采用汉白玉材料雕刻而成。门净宽 1.73米,总高 4.72 米。券脸位置装饰雕刻,让拱券门在实用性中更添艺术性与观赏性。后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型,是罗马式拱门二层洋楼。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型和构图也各有不同,显得灵活多变。 

【荣禄第】


10、庵埠文祠

庵埠文祠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复兴社区官里学校内,始建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由林熙春倡建,省、府、县众多官员联名创建。供奉的是先圣至师孔子和天上主管文运的文昌帝君。文祠供优秀士子免费读书,建祠之后文运亨通,人才辈出。

文祠座东南向西北,为三进建筑。祠前有三门四石柱牌坊一座。整座祠堂按照要供奉孔子的规格建设,后进为重檐歇山顶结构,梁架为驼墩抬梁式结构,较好地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201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林熙春(1552~1631)字志和,号仰晋,明朝海阳龙溪都(今潮安庵埠镇)宝陇人。万历十年(1582年)举人,次年进士。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为官,一生以"忠、廉、节、孝"著称,于崇祯四年(1631)去世,享年80岁,朝廷特赐“三世尚书”,谥“忠宣”。


【庵埠文祠】

11、宗山书院牌坊与石刻

宗山书院坊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塔下村桑浦山麓中离溪畔,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行人司司正薛侃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为其师王阳明建。宗山书院旧又称中离书院,已废,仅存石牌坊一座,坊为四柱三门三楼面结构。薛侃在这里筑书院讲学,传播阳明心学,遂令宗山书院声名远扬。明万历年间朝廷下令拆除毁损,仅存宗山书院坊一座,坚稳高峙,古朴壮观。是遗存至今为数极少的几处纪念儒学史上“一代宗师”王阳明的胜迹之一。201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宗山书院牌坊】

薛侃开溪记石刻为楷书阴刻,每字约10cm*12m见方,明嘉靖七年(1528)邑人进士薛侃记题,石刻有石亭,宽3.4米,深2.6米,占地面积9平方米,亭额镌“中离亭”,始建年代不祥,该石刻记载了当年开辟中离溪的原因及经过。

【薛侃开溪记石刻】

嗣俊中离溪记碑建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有石亭保护,碑高2.35米,宽1.17米,亭宽3.4米,进深2.6米,面积9平方米,碑文记载当年嗣俊中离溪的原因及经过。碑题“嗣俊中离溪记”款为“万历戊午年夏四月司谏氏林熙春识,董浚冠带耆义郭嘉相、许元亮、翁文通、林天绶、陈学同立石”。

【嗣俊中离溪记碑】

薛侃(1486~1546)字尚谦,号中离子,明代揭阳龙溪凤里(今潮安庵埠薛陇)人。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嘉靖元年(1522)官授行人司正。


三、市级保护单位(部分市级保护单位为省级保护单位,故不再作展示)

1、三元塔

三元塔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井美村委会鲤鱼山,别称“急水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告竣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七层八面,斗拱出檐,砖石结构。坐东向西,高十五丈三尺,基围45.6米,占地面积米189平方米,塔身中空,有螺旋石阶可登,各层藻井均由石砌并刻浮雕图案。塔第五层内壁刻有明户部左待郎林熙春撰写的“三元塔铭”,匾额楷书刻“三元塔”,石刻门联为“霞标插汉三千界,砥柱当潮九万程”。1987年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州府[1987]99号文),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三元塔】

2、梅溪洪氏家庙

梅溪洪氏家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梅溪村洪祠前路。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清代重建,民国十一年(1922)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为1994年。为二进建筑,坐北向南,通面宽11米,进深27.31米,占地面积300.41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体,瓜柱抬梁构架。木雕、石雕、嵌瓷装饰较为丰富。祠前立三门四柱石牌坊一座,该祠1985年收编于《潮州市文物志》,列古建筑;1987年公布为潮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州府[1987]99号文),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洪氏家庙】

3、急公好义坊

急公好义坊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彩镇镇华东村委会塘东桥边,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为表彰时户部主事沈绍远尊其祖沈学全夫妻“济贫救灾为急”之遗训,捐衣救灾之义举而建。坐北向南,三门四柱四楼石牌坊,坊额坊眼双面雕刻,匾额两面均镌“急公好义”,并有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奏折及对联题刻,还有毅勇嗣侯曾纪泽、两广总督张之洞、礼部尚书崑岗”等人的题刻。该文物点于1989年被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州府(1989)9号]文件,具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4、孙石溪墓

孙石溪夫妇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下西林村沙一村伯爷坡石坟前。坐东向西。宽12.51米,深27米,占地面积338平方米,碑文“明思枝散官石溪孙公渔湖纯德儒人林氏墓”,自左至右竖写。上盖重檐歇山顶墓亭,墓亭顶有旋花藻顶,为三块石板架就,祭床及墓碑均为单一石板做成,二摆堵伸手。墓前有三开间亨亭1座。该墓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5、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桑浦山狮子岩半山腰,为石窟寺,始建年代不详,甘露寺为潮州市唯一的一处天然石窟寺,由一块巨石悬空形成洞窟,面积近6000平方米。由山下拾级约三百六十余级方可抵达。寺门由三块巨石叠成一个“品”字,门额上有“玉简书院”、“甘露洞天”两幅石刻。寺中有一座石雕弥勒佛像,高2.55米,宽4.15米。寺中尚有“万寿云宫”、“威灵保障”、“天竺源流”等摩崖石刻多处。为古今浏览胜地。 1987年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州府[1987]99号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甘露寺】

6、塘湖刘公御倭保障碑记石刻

塘湖刘公御倭保障碑记立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龙湖镇市头村委会龙湖寨北门外。座南向北,该碑刻立年代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孟夏,青麻石质,高2米,宽1米,正面碑文内容为明嘉靖年间龙湖寨及附近乡民抗倭纪事,背面:隆津南桂乡众鼎立。该文物点1987年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州府(1987)99号”。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塘湖刘公御倭保障碑记石刻】

7、外文杨氏家庙

外文杨氏家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外文村委会,俗称石鼓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1991年修缮,该祠坐东南向西北,三进带二从厝1后包格局,前座开三山门,祠前有龙虎门。面宽34.64米,主体进深42.2米,前埕进深17米,后包连埕进深9米,占地面积2050.688平方米。夯土抹灰墙,硬山顶灰瓦屋面,中座为木瓜抬梁构架,后座为童术抬梁构架。石雕、木雕、灰塑装饰较为丰富,大门石匾镌“杨氏家庙”。该祠为外文村杨氏所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6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8、维则堂大宗祠(陈氏家庙)

维则堂大宗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亭厦村,始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清代重建具体时间不详,2001年重修,为亭厦村陈氏的房祠。坐东北向西南,三进二廊二火巷布局,前座开三山门。通面宽26.7米,进深53.2米,占地面积1847.64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体,木瓜抬梁构架,木雕、嵌瓷装饰丰富,门匾“陈氏家庙”,背镌:德星频聚。该文物点于2006年被潮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府(2006)号文],2016年调整为市保,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9、林氏家庙及林乔樌故居

林乔樌故居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宝陇村,始建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清代曾维修,年代不详,2008年修缮。坐南向北,三进一后包两从厝两火巷带前埕格局,通面宽47.6米,进深38.2米,占地面积1818.32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体,柁墩抬梁构架。保留典型的明式木柱,少装饰。该文物点属2006年公布为潮安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林氏家庙与林乔樌故居”,公布文号“安府[2006]9号”,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06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10、和安寨

和安寨位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塘镇和安村和安寨,建于清顺冶三年(公元1646年),座西北向东南。面宽155.4米,深147米,占地面积22844平方米。寨型四方,寨墙为灰沙夯筑,墙体高5.5米,厚0.5米,寨内建筑规整,计三街六巷十八院落。寨门为二层建筑,该文物点1985年收编于《潮州市文物志》,列古建筑;2006年被公布为潮安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府(2006)9号文],对研究当时的建筑具有历史价值。2016年调整为市保。


11、万里桥

万里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东龙村前,万里桥原名李浦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清光绪六年(1880)由凤浦村一位叫林万里员外郎出钱扩建,并以他的名字改为万里桥,1952年由政府重修,为潮揭交通要津。南北走向,桥长44.8米、宽2.9米,6墩5孔,面积约130平方米,主体石条砌成,桥墩用条石采丁顺结构铺砌舟形,无沟缝,上世纪50年代虽铺上水泥桥面,并设置了铁栏杆,但整座桥的结构仍然维持原貌。该文物点于1985年收编于《潮州市文物志》,列古建筑;2006年被潮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府(2006)9号]文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6年调整为市保。


12、玄帝庙

玄帝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庵后村,俗称“大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重修,1998年重修。该庙坐东南向西北,二进二廊一拜亭格局,通面宽16米,进深27.1米,占地面积433.6平方米,庙前有石埕。硬山顶琉璃瓦屋面,石墙袱夯土墙体,前座为童柱抬梁构件,后座为木瓜抬梁构架,拜亭为花式驼墩构架。门楼石雕极为精美,庙内木雕、彩画较为丰富。该庙对研究潮州地区庙宇建筑及多神崇拜习俗有一定的价值。2006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13、仙都林氏家庙与状元第

仙都林氏家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三村,始建于南宋,重建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重修于清康熙三十年,扩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于1999年再次重修,现遗存为清代建筑。坐东南向西北,三进二廊二火巷布局,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石雕、木雕、彩画和嵌瓷装饰丰富。

仙都状元第遗址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三村西畔,明代建筑,为明嘉靖明嘉靖辛卯(1531年)状元林大钦的府第,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者烧毁。现遗址主要存有石门、石埕、石鼓、石狮和府墙。石门内的天井、门亭地面及进阶石皆由光面大石板铺成,外走廊由五块大石条分二排铺成。

林氏家庙与状元第均于2006年被公布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14、缵美楼

缵美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康美村,为该村第九世祖曾美儒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坐东北向西南,外直径67.4米,占地面积4542.76平方米。该楼为圆形二围屋,内围平房,外围三层,中心处为埕面。全楼共分32开间,每开间为一独立居住单元;外围墙下部鹅卵石砌筑,上部土砖砌筑;内隔墙均为土砖砌筑。石构门楼,正对门楼的开间为祖堂。祖堂内靠墙立有碑刻三通,分别是清乾隆二十五年“缵美楼碑记”和清道光七年“合众之约”碑。该文物点于2006年被潮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府2006)9号文]。该建筑对研究潮州地区的土楼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16年调整为市保。


15、凤岐里

凤岐里位于凤凰镇福南村,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是宅第及私祠组成的建筑群。分前后二部分,均并列三路。前部分中路为“黄氏宗祠”,左右二路为“江夏旧家”宅第,均为三进布局,后部分中路已塌,左右二路也为“江夏旧家”宅第,均为二进布局。黄氏宗祠正堂匾额“继昌堂”为华世奎所书,整个门楼皆为石件构成,门前石雕精美,门前石匾为刘春霖、朱汝珍题写。前庭院门匾额镌“凤岐里”。2006年公布为潮安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调整为市保。


16、顺德居

顺德居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赤凤镇白莲村委会,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是一处大型府第建筑群,以潮州传统驷马拖车为基本布局,结合客家围屋和西洋风格的特点。三进四从厝带后包楼和前埕格局,通面宽67.5米,进深93.3米,占地面积6298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石雕、木雕、灰塑、嵌瓷和彩绘等装饰较为丰富。2006年被潮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府(2006)号文],2016年调整为市保。该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7、薛陇薛氏家庙

薛陇薛氏家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薛陇二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明、清期间多次重修,2001年再次修缮,为庵埠薛氏的大宗祠。坐南向北,三进四廊布局,前座开三山门,进深42.5米,面宽15.5米,占地面积658.8平方米,硬山顶灰瓦面,

夯土抹灰墙,中座为木瓜抬梁构架,后座为童柱抬梁构架。木雕、彩画装饰丰富。门额石匾镌“薛氏家庙”。前天井两廊立天启四年《薛氏大宗祠祀典序碑》,崇祯七年《海阳薛氏大宗祠堂碑记》、康熙五十一年《心田薛公祠记》、乾隆四年碑等四通。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2012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18、庄陇庄氏宗祠

庄陇庄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庄陇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民国及1980年代二次重修。坐东南向西北,二进二廊布局,前座开三山门,祠前有埕及照壁。通面宽18.6米,深22.78米,占地面积888.70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体,瓜柱抬梁构架。木雕、嵌瓷装饰丰富。门楼有民国重修时的灰塑字画,门匾镌“庄氏宗祠”。该祠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2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19、以成公祠

以成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华二村委会万成祠西巷,建于清代年间,为彩塘镇华美村沈氏祖祠,现为华二幼儿园所在地。坐北向南,三进二从厝格局。通面宽30.7米,进深56.6米,占地面积2063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石雕、木雕、彩画装饰丰富。门额“以成公祠”。前中座天井两廓靠墙立有“清故通奉大夫沈君之碑”和“清故沈君家传”碑各一通,另有原石屃赑碑驮各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2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0、辜厝太卿第

辜厝太卿第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辜厝村,为三进一火巷格局,为辜朝荐之孙辜文麟于康熙39年借其祖之官衔修建的。1985年翻修,现保存较为完好,坐南向北,通面宽13.8米,进深32米,占地面积441平方米。其一进为三山门,二进门匾题“进士”,三进门匾为“岁进士”,其内部结构、梁架均保留原有形制,有一定历史价值。2012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1、元巷张氏宗祠

元巷张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元巷村,始建于清前中期,为该村张氏祖祠,1984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二进二廊布局,通面宽13.5米,进深24.6米,占地面积332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体,木瓜抬梁连拱承檩构架。门匾“张氏宗祠”,祠前埕左右有乾隆及道光年间的旗杆夹各一对。石雕、木雕、嵌瓷装饰丰富。该祠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12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2、五嘉陇世将军第

五嘉陇世将军第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五嘉陇村李厝老住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金门总兵李芳园的府第。坐西北向东南,二进四从厝一后巷带前埕格局,通面宽48.4米,进深31.95米,占地面积1546.38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灰砂夯筑抹灰墙体,实墙承檩构架。大门匾额镌“世将军第”。石雕装饰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李芳园(1741—1795),字开与,海阳沙溪人(潮安县沙溪镇)。曾任台湾水师协副将、金门镇总兵,兼署提督厦门水师军务、南澳总兵等职务。2012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3、南门陈氏家祠

南门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南门村丰田地,始建于明,清代重建(时间不详),民国十三年重修,为凤塘陈氏大宗祠,日据时期曾驻日军一中队部,建国后作为学校使用。座东北向西南,为三进带牌坊格局。通面宽17.21米,进深58.71米,占地面积1010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石墙裙砖砌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木雕、彩画装饰丰富。门额“陈氏家祠”无款。祠内石柱保留了各时期维修的形态。该祠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2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4、东和苏氏宗祠及宋墓

东和苏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东和村,明永乐十八年(1420)由苏志畲倡建,清康熙年间由进士苏彤绍重建,2003年重修。坐西朝东,开三山门三进格局。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瓜柱抬梁构架,木雕、石雕、彩画、嵌瓷装饰丰富,门匾“大宗祠”,背镌:奕世箕裘。

苏氏宋墓,位于广东省潮安区凤塘镇盛户村龟地内,为鹤陇创乡始祖苏承事之墓,营造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1999年再次修缮,坐东北向西南,墓碑由三块花岗岩石连成笔架形,主碑呈券门状;主碑两侧的石碑呈马鞍状,其尺寸等同,碑额上方也阳镌祥云纹。石碑前有石祭床,床身正面阳刻有连环四角棱纹,下为阳刻的覆莲座。


25、杨氏家庙及杨氏家族墓

杨氏家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仙一村,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清代曾经重建,具体时间不详,民国廿二年重修,1991年再次重修,为仙氏杨氏祖祠。坐东南向西北,三进二廊布局,前座开山门。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前座实墙承檩,中座瓜柱抬梁架构,后座木瓜抬梁架构。石雕、木雕、彩画装饰丰富。门额镌“杨氏家庙”,背额“仰而思”。

杨氏家族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仙一村金石桑浦山杨厝坪,始建于元明两代,2003年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共有墓葬三座,居中为杨复古墓,右为杨实斋墓,左为杨顺甫墓。三墓皆有墓亭,杨复古墓为三摆堵伸手,其余二口为二摆堵伸手。

该文物点于2012年被公布为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6、谢氏宣教墓

谢氏宣教宋墓,位于潮安桑浦山梅林山麓,是潮汕谢氏入潮始祖壶山公之祖父宣教公和徐氏妈的衣冠墓。它对于潮州移民史,特别是谢姓入潮史有重要史料研究价值。谢氏宣教宋墓的墓碑凹入墓面,用石龛围护,石龛两侧柱分别雕刻“淳祐十一年”、“岁次辛亥年”(即公元1251年),是潮州现存罕见的有明确纪年的宋墓。2006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7、文里杨氏家族墓

横山杨氏家族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文里村桑浦山横山铸钱洞附近。该墓葬群坐东向西,共有宋墓1座,元墓4座,墓主为庵埠文里砂池杨氏一家三代,宋墓主为杨玄靖、朱氏,元墓主分别为杨云 、王氏,杨云峰、郑氏,杨梅岩、李氏,杨梅山、鄞氏。墓地沿半山坡分6级营建,略成扇形。各墓均落在墓地最上一级,作弧形排列,该处墓葬群依中间1号墓的座向为西北偏北向。5座墓的碑石简朴少饰,祭台墩实略饰。从墓葬的布局、形制、材料来考究,疑为一次性迁葬。该墓葬群对于研究潮州地区古代葬俗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于2012年公布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8、郭学士墓

郭学士夫妇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溜龙村彩塘金一大岭山,为庵埠郭氏始祖郭学士的夫妇合葬墓,坐北朝南,始建于南宋,明嘉靖十一年(1532)重修,2000年再次重修,墓区宽23.18米,深27.2米,占地面积630.50平方米。墓碑及祭台为花岗岩,整个墓为三摆堵曲折成太师椅状,碑文为“宋考学士郭公妣儒人薛氏墓”。该墓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于2012年公布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29、潘氏家族墓

潘氏家族墓位于潮州市潮安区东山湖潘厝山,共三座,坐东北向西南,建于宋、元二代,现代修缮。潘教授墓、潘石轩墓二墓并列,其中,“潘教授墓”石构摆手,祭床与碑同宽;墓碑分上下结构,上部拱形为原件,下部碑身刻“宋考教授潘公 妣县君陈氏墓”属后期重制。“潘石轩墓”为金石镇潘厝村潘氏一世祖长子之墓,墓碑为矩形抹角,石构二摆祭床面宽出墓碑,基座正面有浮雕装饰,碑文为“教谕石轩大潘公墓”。潘学士墓位于潘教授墓左侧60米处,建于元代,碑文刻“元学士四潘公墓”,是金石镇潘厝村潘氏一世祖第四子之墓。潘氏家族墓对研究潮州地区墓葬形制及习俗具有较高的历史参考价值。2012年被公布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30、南方砖瓦窑遗址

南方砖瓦窑遗址位于彩塘镇南方村北门外。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为馒头窑,主要生产青砖、灰瓦等民宅建筑材料,自肇建始,砖瓦建材销售潮汕各地。日据时期,该窑中途停产。建国后恢复生产,至20世纪90年代该窑才停止生产。现存窑址共5座,保存均较为完好。窑址坐东北向西南,宽46米,深65米,占地面积2990平方米。目前,砖瓦窑在潮安辖区内已较为少见,其对于研究潮汕地区的建筑材料生产活动历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于2012年公布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31、郭陇砖瓦窑遗址

郭陇砖瓦窑遗址位于庵埠郭陇四村,始建于明代,原有砖瓦窑15座,主要烧制青砖,瓦片等建筑材料,销售潮州各地,一直延烧使用至近年才歇业废弃,现存2座,位于郭陇四村村内,另一窑位于潮安大道旁郭四村路段。这三座古窑平面均呈圆形,均用石条,灰段青砖垒筑而成,极为坚固,保存基本完整。2006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32、神山山岗遗址

神山山岗遗址,位于归湖镇梨树下村西侧的神山坡,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人类活动遗址,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尚未进行发掘,已出土器物包括石器和陶片两类。石器主要有石斧、石奔、石箭簇、石环;陶片有夹砂陶和印纹硬陶两种。遗址地处丘陵山岗,是开荒过的山輋,主要的山地旱园作物有橄榄树,青竹梅和绿竹等。文化遗物暴露于地面,一九八二年三月潮安县文物普查队发现,根据实地勘查,遗物散布的面积约12000平方米,尚未进行发掘。2006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33、庵埠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碑廊

庵埠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57年秋,座落在庵埠镇人民广场南侧,是中共潮安县委、潮安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庵埠、彩塘等地大革命时期至解放初为革命英勇牺牲的红七军政治部主任许甦魂,潮汕人民抗日游击负责人卢根等40位烈士而立。1979年重修。 庵埠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潮安县主要烈士纪念碑之一,是潮安县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相当宝贵的革命文物。1983年,在纪念碑所在地后墙建立缅先亭及碑墙,将原散落在庵埠各处的重要碑刻如“护龙古庵”、“庵埠海关地界”等二十余块嵌于墙上。2006年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34、韩纵革命烈士纪念碑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第一支队烈士纪念碑,建于1954年,座落在登塘镇登塘村,是潮州市主要烈士纪念碑之一。。是中共潮安县委、潮安县人民政府、青年团、妇联为纪念1945年8月12日在登塘居西溜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中共潮梅特委委员、韩纵第一支队政委周礼平等烈士而立。1988年1月10日重修。2006年公布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35、资政第及沈声榜墓

资政第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华一村委会洪瓦片,建于中华民国五年(1916),为沈声榜旧宅。坐西向东,二进二从厝格局。通面宽34.03米,进深24.4米,占地面积1049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石雕、木雕、彩画和嵌瓷装饰丰富。沈声榜字“捷龙”号“雨生”(公元1871年-1943年),少小离家到越南打拼,创办“佑昌药材批发行”宣统年间更是大手笔捐银救灾,受封红顶资政大夫,光耀乡里。资政第故主人沈声榜之墓建于民国期间,该墓是本地区民国墓葬的典型代表。2012年公布为县保,2016年调整为市保。


36、陈伟南故居

陈伟南故居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沙二村绿杨片,始建于清光绪年间,2006重修。坐北向南,二进四从厝格局,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彩画、灰塑、嵌瓷装饰丰富。陈伟南1919年出生于潮安县沙溪乡;1937年赴港,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抗战胜利后再渡香江,先后创办星洲贸易有限公司、星洲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商务公司。陈伟南热心襄助乡邦发展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自1985年以来,捐资总额1亿多元,荣获广州、汕头、潮州三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2016年公布为市保。


37、傅家宗祠

傅家宗祠座落潮安区彩塘东寨(傅厝)始建于明万历九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4)乙已年重修为三门二从厝格局,坐南朝北,祠面宽30.25米,进深20.08米。总面积307.42平方米。 现保存清代重修时之建筑格局。 宗祠前座为硬山灰瓦屋面,连拱拾梁构架,后座,为硬山灰瓦双垂脊屋面,木瓜抬梁架构,祠内木雕、彩绘精美丰富,二进走廊两侧有二座明代石碑刻,左边碑刻为“建祠碑记”由 “进士第谏议大夫户部左待郎中”张翀所题,右边碑刻,由 “钦差总督南京军务兼理财饷巡抚都察院,右付都御史”海瑞所撰。2016年公布为市保。


38、金砂黄氏家族墓葬群

金砂黄氏家族墓葬群位于桑浦山东麓东内山、虎山、狗山,由黄直羲墓、黄遂隐墓、黄诚直墓、黄容肃墓、黄行头墓、黄质实墓、黄坦荡墓、黄质悫墓、黄大临墓、黄科顺墓、黄扬福墓、黄世藩墓共12座墓葬组成,汇集了明、清、民国初期的平民墓葬形制,对研究潮州地区古代墓葬形制的演革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2016年公布为市保。


39、婆姐岭古道遗址

婆姐岭古道遗址位于潮安区文祠镇赤内村婆姐岭。修建年代不详,估计始建于清代,该古道穿越岭腰上的“永安门”,直通意溪,连接潮州城,另一侧通文祠,与上凤凰饶平之路相连。现存古道位于赤内村一侧,全长约180米,宽约1米,共有由天然石块铺砌而成的石级一百七十多级。部分石阶表面刻有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构图优美生动的石刻图案。永安门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石拱结构,门高2.8米,宽1.78米。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于2016年公布为市保。


40、太安堂旧址

太安堂旧址位于浮洋镇井里村南厝,是明代医药宗师柯玉井的故居及其所创“太安堂”医馆旧址,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饰补葺,2008重修,保留了明代建筑和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鲜明特征,并藏有珍贵的文献文物资料,是潮州颇具代表性和价值性的人文景观。该址为西南向,三进建筑,由医馆、药房、书房、膳堂、客厅五部门组成。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少量木雕,彩画装饰。门额“稽古崇德”。该宅为中医世家太安堂第十三代传人、广东太安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树泉旧宅。,于2016年公布为市保。


41、滕巷寨墙

滕巷寨墙位于庵埠镇文里村滕巷,为潮汕谢氏奉为开基祖、南宋谢升一(字壶山)约于南宋理宗年间所建。现残存寨墙长约160米,条石墙基,灰沙夯筑墙体,下端厚约0.7米,上端约0.35米。占地面积118.3平方米,现寨墙遗存石结构寨门一座已封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6年公布为市保。


42、谢氏大宗祠 

谢氏大宗祠(文恩堂)坐落于潮州、揭阳交界的潮安区凤塘镇玉窖村新市门直街,祠堂肇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己有400余载历史,清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年)重修;2004年再次重修,保留、重现原有的古建筑风貌。该建筑为“三落进”潮汕古建筑, 其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抬梁式木构架、三通五瓜、叠斗、石梭柱,雄伟壮观。祠堂前小后大,层次分明;祠堂外形飞檐翘壁,气势雄伟壮观;祠内屏风浮雕竞争娴,两厢白墙,地面红砖石柱顶住横梁,顶端雕梁画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祠内精细石雕、木刻、林熙春(崇祯年间户部侍郎)亲题墨迹——文恩堂牌匾、木刊对联等珍贵文物至今保存完好,留下了不朽的历史艺术价值。2016年被公布为市保。


43、信靠龙窑

自明清期间,潮州市凤塘镇洪巷村山地有一座以生产民用陶器的龙窑。上世纪70年代,由洪巷村本乡人员利用开挖西溪老龙窑的废弃土上建立起了一座龙窑,烧制民用陶罐,后停业。1992年,邢宋明从该村中接手重修了该条龙窑,开始从事陶罐生产。2003年由集体制企业转为私营企业,并更名为“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信靠工艺陶瓷厂”,现为潮州市唯一还在生产的龙窑陶艺制作工厂。企业自开办以来,一直以龙窑柴烧为厂内的主要烧制工艺,产品表面以其独特的草木落灰效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及收藏价值。2015年11月开办了潮州信靠龙窑开窑节,2016年被公布为市保。


44、杨迪由墓

杨迪由墓为庵埠杨氏永思堂始祖岚公(1148-1250)与其妻莫徽缜(1149-1247)的夫妇合葬墓。位于文里西畴美,西南向,有墓园,前有长方池(俗称大坟池),格局称“美人梳妆”。墓通高270厘米,碑高210厘米,宽153厘米,两旁夹以“葫芦抱”,祭台为灰沙夯筑,前面以石板装饰,分三肚从左至右分别阳刻鹤、麒麟、鹿。墓左侧立“后土氏之神”石碑,夯筑围墙,正面为石梁、石柱夹灰沙结构,柱头雕饰莲花,下梁雕饰莲叶,墓园门正对墓碑,宽153厘米,高163厘米。2016年公布为市保。


45、独树庄庄氏宗祠

独树庄“庄氏宗祠”位于江东镇上庄村腹地,堂前是文体广场、风水池——田头池。祠堂坐东向西,庄氏宗祠是为纪念宋朝三朝元老庄夏之孙抗元英雄庄弥渊而建造的。宗祠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启建,至清光绪元年历440多年,共二次续建形成三进、三山门格局,其建筑运用传统的石雕、嵌瓷等潮汕建筑工艺,堂中有三通、五瓜、叠斗、石棱柱等装饰,后厅悬挂“崇德堂”、“奋勇大将军”贴金木牌匾,堂前两边立有九对石旗杆夹;右边是石狮巷,固立有800多年历史的石狮一只,守卫着乡里世代平安。2016年公布为市保。


46、市级保护单位——文里村祠堂建筑群

文里村祠堂建筑群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文里村内,包括杨氏长房公祠、闲云杨氏宗祠、季房杨氏公祠、杨氏家庙(博祖)、杨氏家庙(达祖)、谢氏大宗祠、蔡氏宗祠、郑氏宗祠、、庄氏家庙等十处,其中潮汕谢氏大宗祠、郑氏宗祠为南宋末年至元初建筑,其他宗祠、家庙、厅为明清时期建筑,众多的祠堂建筑,构成一处独特的历史遗存,对于研究潮州地区的建筑形制及奉祀传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016年公布为市保。


47、白水湖村红色革命点

白水湖红色革命点位于潮安区凤凰镇福南白水湖村魏若明家祖屋,始建于清朝,历史悠久。魏氏先祖原居饶平县青竹径村,到凤凰白手起家,在福高村(原名九斗)创村,后来又分创了白水湖村。革命战争时期,白水湖村是去往乌岽的必经之路。1944至1945年间,包括海棠、大姐在内的共产党员在白水湖村开展革命活动,白水湖村红色革命点是吴南生在凤凰山重建闽粤根据地的重要落脚点,该建筑属单层的传统潮汕土楼建筑,由顶落两间,下落五间,中间一条火巷组成,后来因台风倒塌。但房屋原有的一户人家在旧址上重新搭建一间两层的土屋,保留至今,于2020年公布为市保。


48、蔡氏祖祠

蔡氏祖祠坐落于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高厦二村,坐北朝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60年),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潮州保存较好的“三门祠堂”之一,为三山门二进带连廊硬山灰瓦双垂脊屋面建筑。门楼大门两侧安有石鼓一对,门楼三壁均是石结构,雕刻精美吉祥图案作装饰。

一进厅左右立有二石柱,承载两边横梁,厅两边设有二厢房;天井两边设有厢廊,为连拱拾梁构架,后座为三载五木瓜抬梁构架,吉祥图案为花鸟虫鱼和四艺八宝等吉祥图案等木雕构件。屋面为硬山灰瓦双垂脊,主脊与两垂镶有嵌瓷吉祥图案。祠内石刻和木雕多为清代修缮时的原构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以及参考价值。该建筑于2020年公布为市保。


    49、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成立会址

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成立会址地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叫水坑内崀村。浮凤区根据地位于潮、饶、丰交界的山区,包括现在潮安的凤凰全部区域,饶平的坪溪、浮滨、浮山、汤溪的全部和新塘的部分乡村。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叫水坑村因农会、妇女会、儿童团、赤卫队以及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的相继成立,成为了浮凤区的重要活动点之一,并在反“围剿”中发挥重要作用。

叫水坑内峎村公厅红色革命根据地村作为凤凰山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革命时期英勇抗战的先烈浴血奋战的场所,是热心民众积极加入抗争,为中国伟大胜利做贡献的重要见证。该地于2020年公布为市保。


50、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旧址

潮澄饶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潮安区凤凰镇三平磜文晋村,该村在革命斗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1932年至1933年,三平磜文厝村村民文冬舟房屋作为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机关,文永朝作为印刷工作人员,为红军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帮助。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文冬舟去世,其儿子文锡富继续居住在原有房屋,但因房屋地处石古岩脚下,加上房屋年久失修,在一次台风中发生山体滑坡,房屋的后半部分被覆盖,房屋门面尚好。2018年,房屋再一次遭遇台风,导致房屋全部倒塌。

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旧址三平磜文厝村作为革命老根据地,在革命战争时期有着重要的作战地位,1985年出版的《潮州文物志》对潮澄饶革命委员会旧址有记载,该文物点于2020年公布为市保。


51、潮州省立金山中学旧校址

潮州省立金山中学旧校址位于潮安区凤凰镇东兴三河村,学校由陈书龙及其兄弟过番行医做生意筹集资金建成,于清末年间组织搭建,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房屋由两间互不相连的潮汕传统建筑组成,外屋属不对称的“三落两从屋”格局,内屋为传统两层楼土屋。屋顶木雕、石雕十分精美,体现了当时人们精湛的技术。

抗日战争期间,旧金中校址办学点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当时凤凰教育的发展,也使得凤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在解放后,旧金中校址作为野战军驻扎地和公家大食堂也对凤凰山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直到现在,旧金中校址仍能起到历史文化教育的作用,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在2020年被公布为市保之一。


52、戴平万故居

戴平万故居位于归湖镇溪口村新厝内,坐西向东,始建于18世纪末期,曾于抗日战争时期被轰炸,后来重修为现今主厅一层,外围两层的砖木结构建筑,名曰儒林第,分为上下厅堂、天井和南北巷,目前为2层上下各4间房间的砖木建筑。

戴平万(1903—1945年) 作家,革命家。他11岁前的学习、生活均在这里,是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摇篮,为他日后各项革命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戴平万作为潮州左联六杰之一,其故居对于激励人民的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有较重要的作用,于2020年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53、郑智勇墓

郑智勇墓,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后陇山大脊岭深坑,建于1958年,坐西北向东南,墓碑高厚,由花岗岩石构成,碑呈门状,内直书碑文“祖考荣禄大夫智勇郑公墓”。其墓葬形制完整,墓室、墓堆、石碑和石祭床至今保存完好,对于研究近代潮州石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墓由封土堆、墓碑、山手、祭桌和平台等组成,带有典型的南方墓葬特征,为研究近代以来华侨华人殡葬风俗提供了实物证据,2020年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郑智勇(1851-1937)出生于泰国北榄府,乳名义丰,为同盟会重要成员、著名爱国侨领。童年曾短暂回到家乡潮州,13岁重到秦国谋生,后来成为当地洪门的实际领导人,同时拓展商务,出资创办“郑谦和号”总商行和华暹轮船公司。


54、塘东刘天褒节孝坊

塘东刘天褒节孝坊位于东升村后洋池边,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为乡人刘本岱妻翁氏所建。牌坊为六柱三开间三层全石结构,正中匾额刻“天褒节孝”四个行楷大字,两侧为镂空人物石雕。整座牌坊结构规整,稳重大方,有厚重壮实之美。1969年受台风影响,牌坊顶层受损,但保存基本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2020年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据光绪《海阳县志》、《龙湖镇志》(1988年)记载:刘本岱,字光海,29岁因病逝世。他的妻子翁氏,清海阳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入刘氏门后,供养公婆非常孝顺,丈夫早逝后,尽心抚育孤儿,救济同族其他贫困的人。她的子孙也都能够继承她的训导,一家人和睦相处,业有所成。经其次子刘日晟奏请朝廷絯准,于乾隆十七年(1752)奉旨建坊旌表,淑德孺人(美德)的封诰。


55、黄氏家庙

黄氏家庙,又称孚中黄氏宗祠、大宗祠,堂号“思远”,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孚中行政村大乡自然村孚中寨内,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由时任潮州府按察司师爷,孚中黄氏十三世祖元嘉公倡建,迄今已历300余年岁月沧桑。三进阶、三座落、二天井、两从巷格局,沙土夯墙砖瓦杉木结构,呈潮派潮汕古建筑风格。天井全用规格花岗石铺设,前天井还专设旧制“官道”。宗祠内石镜、石麒麟、牌匾、传统木刻、石雕、民国时期彩画、祠联、先贤画像等等浑然一体,一派古风,庄严、肃穆,折射出独特的祠堂文化。

黄氏家庙不仅是一座建于清朝中期,而且是一座中原古建筑文化、潮派古建筑文化、祠堂文化、状元文化、传统孝道文化以及优秀家风传承等融汇为一体的古建筑,其以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不可移动文物而著称,而且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于2020年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56、永安寨

永安寨位于古巷镇永安村,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创建,至光绪九年(1883)建成,现在建筑物均为清代所建,沙土杉木结构。该寨坐北朝南,呈方形,四周全封闭寨墙,全寨均由寨楼门出入。永安寨整体结构规整,平面布局为四纵巷三横巷,中轴线为二落二厅一祠堂公厅中轴线布局二进公厅一座,总住房128间。永安寨倚山面水,地势前低后高,排水流畅,寨外两侧有古井二口。寨门埕口两侧各有古榕一棵,另古樟一棵。整体保存完整,基本格局未经改变,是潮州地区丘陵地带清古寨落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从国内战争、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山后武工队领导下,永安寨一直是革命根据地。1992年,鉴于永安寨人民在革命斗争时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从而被广东省、潮州市人民政府评定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2020年被公布为市保。


57、月塘公祠

月塘公祠(迪光堂)坐落于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古巷中学对面,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古巷中心小学、古巷小学、古三小学使用,文革时期受损严重。1999年末,月塘公祠归由古巷乡月塘公祠理事会管理,并分别于2000年、2013年、2017年共三次修复,保留、重现原有古建筑风貌。2020年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古巷乡月塘公祠(迪光堂)为“三落三进”、“二巷厝”、“一后包”的潮汕古建筑,其建筑系统的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抬梁式木结构、三载五木瓜、斗拱、石棱柱,装饰豪华、雄伟壮观。祠堂前浅后深,层次分明,祠堂外观飞檐翘壁,气势宏伟,祠堂内屏风浮雕,竟相争妍,雕梁画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门匾正面,石雕“月塘公祠”,背面为“木本水源”。


58、洪灵菲故居

洪灵菲故居位于江东镇红砂村友仁路中段,坐北向南,始建于18世纪末期,洪灵菲之父洪舜臣所建,堂号“亦瑞居”,分为前后厅堂格局,中间天井,左右南北间相向,东西二条通巷,后包围墙;后座为一厅四房,东西子孙门,前座为一厅四房。2020年公布为潮州市市保。

洪灵菲(1902-1934),现代作家,笔名林曼青、林阴南、李铁郎等。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6岁开始从事体力劳动,后到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并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遭到国民党的通缉,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邻国。1930年“左联”成立时,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 年被国民党逮捕,洪灵菲被捕后,坚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1934年中秋前后,年仅32岁的洪灵菲被枪杀于南京雨花台。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线》等。


59、沙溪影剧院

沙溪影剧院位于沙溪镇南乡道10 号,其建设历时七年,最终于1987年1月建成并交付使用,其工程之大、建设之难、耗时之长为当时潮汕地区所罕见。沙溪影剧院是上世纪80年代潮州公共建筑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参考价值,其于2020年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影剧院总体建筑格局坐北朝南,演播厅位于建筑中间,内有舞台、观众席,观众席有1030座位,屋顶为杉木结构。演播厅的南面、北面各有一幢二层楼房,南面楼一层中间是大门;西面有一幢单层楼房。三幢楼楼板均为石板加混凝土结构。影剧院墙体全部为石结构,由大约2万多块粗细长短不一样的石头砌垒而成,总重量约为3000吨。石件砌筑采用干砌,水泥沙浆勾缝。砌垒的墙体最高为15米;砌垒的柱体最高7米。


60、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

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欧坑村,三面环山,坐落东北、面向西南。园内有15米高的纪念碑、纪念馆、碑廊、韩凤亭、思源亭、浮凤亭、石碑、163级碑道。纪念碑前沿照壁横书着“碧血丹心,气壮山河”八个气势磅礴的大字;碑座正面镌刻着“公元1930年至1949年,跨及潮安、澄海、饶平、南澳、丰顺、大埔、汕头等县市。有着为革命战争而牺牲的一千余名烈士永垂不朽”的金光大字。纪念馆位于园的东北侧,连接着纪念馆的碑廊,有28位原省委及根据地的领导同志题词。

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作为潮州市红色文化名片,不仅是中华民族记忆的重要阵地,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载,同时还是弘扬革命传统精神的宣传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其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61、浮凤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浮凤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怡公祖祠)位于潮安区凤凰镇凤湖寮下村,始建于清朝时期,由寮下村的先祖到此创村后所建,布局为两厅一天井,现作为宗祠使用。

1932年春,中共潮澄饶县委派革命骨干陆益等人前往凤凰山开创革命根据地。1933年7月,中共浮凤区委成立,从而领导浮凤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并完成了分田工作。1935年7月初,浮凤区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并在庵下村后头埔召开成立大会。当时,浮凤区成为闽粤边界的革命中心,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红军撤离浮凤区后,怡公祖祠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中被烧毁。             

苏维埃政府旧址在抗战胜利后虽稍有修复,但因年代久远,已破漏不堪。2013年,政府拨款买回,重修革命旧址,以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并发动寮下村民踊跃捐款与潮州市潮安区老促会拨款支持,修复工程顺利进行,现已修复完成,并于2020年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62、刚克公祠

刚克公祠位于潮安区上西林村名宦宗庙右侧,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清未民初(1918年)再次重修,并立碑记载,占地1000平方米。坐东西向,二进带连廊硬山灰瓦双垂脊屋面建筑。门楼大门两侧安有石鼓一对,门楼三壁均是石结构,雕刻精美吉祥图案作装饰。

一进厅左右立有二石柱,承载两边横梁,厅两边设有二厢房;天井两边设有厢廊,为连拱拾梁构架,后座为三载五木瓜抬梁构架,吉祥图案为花鸟虫鱼和四艺八宝等吉祥图案等木雕构件。屋面为硬山灰瓦双垂脊,主脊与两垂镶有嵌瓷吉祥图案。祠内石刻和木雕多为清代修缮时的原构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以及参考价值。2020年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63、黄秋富烈士纪念碑

黄秋富烈士纪念碑座落于凤凰镇欧坑村,于1957年11月建成,是为纪念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的黄秋富女烈士而建。黄秋富,凤凰镇虎头埔美村人,于1933年农历12月1日与黄来敬等革命同志在凤凰许宅村开会,事机泄露,被敌人围捕后被残忍杀害,年仅16岁。

黄秋富烈士纪念碑坐东南向西北,碑座为六角形,碑身正方形,碑尖为锥形,顶部有红卫星,纪念碑的背面详细地介绍了黄秋富的英雄事迹,正面刻有“黄秋富烈士纪念碑”的金光大字。黄秋富烈士纪念碑还包括有黄秋富烈士铜像、黄秋富烈士生平浮雕展览和相关革命历史介绍宣传栏及周边环境配套设施。

黄秋富烈士纪念碑作为凤凰标志性建筑之一,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雄伟建筑的艺术美,更给人以历史深思。该纪念碑于1985年收编于《潮州市文物志》,列革命文物;2020年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64、金石辜厝天褒节孝坊

辜厝天褒节孝位于金石镇辜厝村郎宿公祠前,于清乾隆四年(1739)官方为本村太学生辜廷才之妻蔡氏建。坊为四柱三门三楼花岗岩结构,间插油麻石构件。全坊保存完整,石雕工艺细腻精湛。牌坊顶层有油麻石“圣旨”牌(背镌“恩荣”)及双龙石雕构件一块,二层为双面“天褒节孝”匾,牌匾两边正反面皆署当时各级官员名单,底层牌坊为坊主身份记录。两边为油麻石“加冠进禄”构件及两幅油麻石“麒麟”构件,横梁有龙首与人物雕刻,梁下还有一对鳌鱼石雕构件,雕工都非常精细,栩栩如生。正面柱子有清代进士刘起振题写的对联。

按清光绪《海阳县志》载,海阳本县“天褒节孝坊”共有21座,现保存较为完整仅有辜厝村“天褒节孝坊”等极少数,坊上构件精美,铭文、楹联、牌匾都具有较高的文史价值和书法欣赏价值。该文物点于2020年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65、莫凝墓

莫凝墓座落在潮安区庵埠镇梅林湖畔虎山南麓,坐西向东偏南45度,墓葬格局俗称“虎脚”。此碑以0.13米的宋墓常见间隔层把它分为上下二部分,上部作弧顶笔架形,中峰刻一“宋“字;下部由二根石柱左右支起间隔层,每柱嵌入碑肚,由三段石合成。墓碑结构和祭床保存良好,石碑被人为破坏,2003年重修照原型更换墓碑,墓宅曾在1959年被偷盗,被盗文物情况不明。莫凝墓是龙溪都保存较好的南宋古墓葬,也是龙溪都一座较具影响的墓葬,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2020年公布为潮州市市保。

莫凝,字绵福,号汝吉,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状元莫宣卿(834~869)第十世孙,祖居番禺。莫凝生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中特奏进士,授潮州长史,致仕后落籍海阳县龙溪都莫陇村,卒于绍熙元年(1190年),享年九十六岁。


66、田头黄氏家庙

黄氏家庙(凉州府)位于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田头村村委会前,肇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八月,为清乾隆年间甘肃凉州府同知黄智节为其父诰封凉州府同知黄潮兴所建。该祠为“三进两天井”格局,外有阳埕,埕上有石狮子一对。其祠堂正门后匾有建祠碑记一通,记载祠主身世与建祠时间。整座祠堂为贝灰木架结构,各厅、房由石柱、石基石装饰支撑,杉木泥瓦结构,地面由花岗岩石板与红砖铺成。

凉州府黄氏家庙为清一代少见的与名宦有关的古建筑,也是地方党史有关的红色根据地之一,更因其精湛的木雕与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之名闻潮郡的古建筑之一。现其祠堂保存完整,祠中石雕木雕精湛细腻,其中厅与后厅的后上下楣间有四幅斗拱与通雕木雕件结合的通花木雕屏,其形制与工艺在潮州祠堂中较为少见。其风格特点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档案,属潮州祠堂之范例。2017年,公布为潮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2020年,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67、延宾公祠

廷宾公祠坐落于潮州与揭阳交界处的潮安区凤塘镇玉窖村新乡片顺发内,肇建于民国初期,坐北向南,原为三座祠堂相连,故当地人称“三壁联”,迄今己有100余载的历史。该祠虽然经历过文革“破四旧”年代,但仍保留原有的古建筑风貌。

廷宾公祠为“三壁连”之中座, 祠堂为二进布局,前小后大,层次分明;内采用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嵌瓷、木雕、彩画丰富。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刻、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抬梁式木构架、三通五瓜、叠斗、石梭柱,装饰豪华,富丽堂皇,更为珍贵的是祠内门额石刻:“世德延釐”与恭王府多福轩悬挂的“同德延釐”匾额(慈禧太后亲笔所书)齐名。

三壁连为民国时玉窖谢氏人称“大爷”的商人所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名人故居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于2018年7月被市政府认定为潮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2020年,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68、仙洲黄氏宗祠(潮州“七日红”潮安县委驻地)

潮州“七日红”潮安县委驻地位于潮安区江东镇仙洲村大宗祠(黄氏宗祠)。黄氏宗祠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7-1505),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经历几次修葺,最后一次于2003年由村民及旅台侨胞出资重修。黄氏宗祠为灰沙夯夯墙体,木瓜抬梁构架,系统运用石雕、木雕、嵌瓷等潮州传统建筑装饰工艺。

1927年8月至11月中共潮安县委驻所在地。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潮安县委于1927年8月初由枫溪搬到该祠办公,现祠内保存有县委办公用的办公桌及桅灯。

黄氏宗祠既是纪念先贤祖辈的场所、弘扬潮州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又是一处中国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是一处难得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引导、弘扬爱国主义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2020年,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69、余叔英墓

余叔英墓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古一村虎坟埔。墓碑坐庚向甲兼酉卯,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民国三年(1914)重修,1989年4月由香港余氏宗亲会先后主持重修,2011年又在原址将墓碑原地升高,保存古墓座向及其原貌。该墓花岗岩墓碑、祭床保存完好,墓貌正面王背直堵,双进肩。碑额正上端阴刻皇宋两字,正面碑文阴刻墓地山名、庚向、生前官位、裔孙立石、年代重修字。2020年被公布为潮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余叔英(1034-1115年),北宋名臣余靖第三,字则含,一字景才,号勉斋,葬于潮州海阳县仁都枫洋乡林甲山赤草埔。余叔英为北宋年间潮州知军州事,宋皇佑四年登进士,历任大理寺评事,太常寺太祝、潭州、懋州、潮州知军州事,累官朝散大夫,晋封光禄大夫(官从二品)。公是潮州(今含梅州市)九县余氏创始祖,也是港、澳、广东省著名侨乡,乃至世界各地余氏的开基祖。


70、中共闽粤赣司令部旧址(四方楼)

中共闽粤赣司令部旧址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东兴桂坂村,是由华侨陈云岩先生于20世纪初期出资兴建的独户式花园洋房,取名卧云草堂,因形为四方而被侃俗称“四方楼”。该建筑与周围建筑不相毗邻,住宅围绕庭院布置建设,风格独特。主楼为二层建筑,屋顶是四面棱形小斜坡式,屋内有木吊顶、客厅前有门廊,房间靠壁分布于四面,室内装潢精美。

1949年5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在凤凰后河溪埔的四方楼举行成立大会和阅兵仪式。新中国建立后,四方楼被没收,用作卫生院。1985年,作为凤凰中学的办公楼和教师宿舍。1986年,这幢房子才回到主人陈千祥(陈云岩孙子)的手里。

该文物点是地方党史有关的红色根据地之一,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档案,属中西结合建筑之范例。中共闽粤赣司令部旧址四方楼于1985年收编于《潮州市文物志》,列革命文物;2020年,公布为潮州市市保。


71、中共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四支队修械所

中共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四支队修械所位于南坑花园村,是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建成的传统民居,属“两落两从屋”格局,其长25米,宽12米,占地300平方米。正屋是革命时期的重要根据点,在此制造各种炸炮和武器,修复从敌人缴获的残损武器,其中后厅还遗留有一革命党员记录栏。1963年至1988年间,修械所改办为学校,正屋前厅左侧画有一公布栏,后厅作为教室使用。1988年后学校迁址,修械所无人看管,后于90年代文益利入住使修械所保持原状。1957年,被广东省民政厅确认为“红色根据地”。

中共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四支队修械所作为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