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非遗项目简介
- 发布时间:2021-08-20 17:00:00
- |
- 作者:潮州市潮安区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655次
国家级项目(3个):
潮州铁枝木偶戏
潮州铁枝木偶戏俗称“纸影戏”,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沿变而来。潮州铁枝木偶戏之所以称为“纸影戏”是由于它是从皮影衍变而来的。皮影是宋末随移民经福建传入潮州,潮州人称为“白竹纸影”、“皮猴”。
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由平面的影现发展为立体的形现,此后,又去掉玻璃屏幕,模仿潮剧的舞台装置称“阳窗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形成现在的纸影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表演剧目、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同;表演时后台由三至四人操纵木偶,盘腿而坐,每人操纵一至二尊,后面伴唱、伴乐者九至十二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拨、抖等,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潮州铁枝木偶戏主要服务于农村的民俗活动,由于装备简单,小型灵活,故受群众的欢迎。
潮州大吴泥塑
潮州大吴泥塑源远流长,其历史可溯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距今768年。大吴泥塑的表现手法为雕、塑、捏、贴、刻、印、彩。其中的贴、印、彩的紧密有机结合形成了很强的民族风格,是区别于其它雕塑和民间泥塑的地方艺术特色。
内容一是取材于地方传统戏剧-潮剧和民间传说中人民大众喜欢的题材,二是取材于与人们生活有关且富有意趣的动物和活泼可爱的胖娃娃。大吴泥塑以扬善除恶、宣传正义、祈祷幸福等内容成为民间结婚、生子等喜庆事、民俗传统节日及活动之购买、送礼佳品,也成了案头艺术品和珍贵的收藏品。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是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工艺品。它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或供欣赏的摆设,是潮汕地区特有的工艺品种,俗称“贴饶”或“扣饶”。其艺术特点是:构图雄伟,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质地坚实,久经风雨或烈日曝晒而不褪色,被誉为“永远亮丽的造型艺术”。
潮州嵌瓷历史悠久,是潮州古建文化的重要载体。早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就开始出现用瓷片剪裁成简单的花卉,镶嵌建筑物上。清代,潮汕各地盖祠堂和建“驷马拖车”等豪宅民居之风极盛,装饰于建筑物之上的嵌瓷工艺随之进一步流行。到了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嵌瓷艺人配合,专门烧制低温瓷碗彩以各种色彩,经过剪取,镶嵌成平面、浮雕或立体的花卉植物、飞禽走兽或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题材、装饰于建筑物的屋面、屋角、屋檐、门壁、墙壁上,也有的作为庭园室内的装饰。嵌瓷发展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它与潮州木雕、潮州石雕并称潮州古建筑的三大装饰工艺。
省级项目(10个):
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较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和始祖居住地。潮州凤凰山畲族招兵节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一个以祭祀、祈祷为主要形式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民俗活动。
历史上的“招兵节”主要是由凤凰山各畲族村轮流,每隔三至五年举行一次,于冬至前后三天请法师择吉日举行。这个活动现仅存于潮州的凤凰山区的畲族。整个活动头尾三天连续,共有二十八个项目,分四段落进行:一、祷告,二、请神、安神,三、招兵,四、收邪等。
整个过程最为突出的是贯穿于畲族人民对盘瓠王的崇敬和怀念,以及期望人畜兴旺,希望合族未来繁荣昌盛。“招兵节”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传承盘瓠王爱自然,敬畏天地之精神,畲族“招兵节”内容繁杂,但不失仪规,是集畲族文化之大成,涵盖了畲族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语言、民歌、音乐、武术、舞蹈、服饰、饮食和迁移等。内容从多个方位展示凤凰山畲族文化的原生态面貌,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文化研究价值。
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
浮洋方潮盛铜锣制作技艺与武汉铜锣、苏州铜锣的制作技艺渊源相承。自十八世纪中叶至今, 已负150年盛名。
清光绪年间,方潮盛铜锣已享誉潮汕地区。其铜器的制作品种,也能跟上潮汕人民的需求理念,不断变异创新,至此鼎盛局面,且具规模。铜器制作达到数十种之多,而且所有响铜乐器,皆能与潮州众多的地方乐器如:二弦、胡弦、笛、箫、扬琴、大鼓等和音谐鸣,同奏一曲,是潮州民间打击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民间谚语云:少一弦亦歌,少一锣无乐。
浮洋方潮盛铜锣制品:有深波、曲锣、斗锣、钹、马锣、苏锣、钦、月锣、加冠锣、号头(大唢呐)、钟等11大类,67个品种。浮洋方潮盛铜锣的制作技艺,分:拣料、熔铜、过模、打胚、修容、淬火、定音等七道工序,其中定音的技术性最高,故有“千锤百炼,一锤定音”之说。潮州民间谚语所谓“一锤定音”,便由此而生。
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
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原系宫廷专用,民间极少有此工艺。清亡后,宫廷良匠四散,铜铸胎掐丝珐琅器才流传于民间,并得到发展。
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是在铜胎上将扁薄而匀称的铜丝掐成纹样轮廓线粘合上去,经焊接组成图案,在掐好的铜丝纹样轮廓内填充珐琅釉料,经烧结而成。制作技艺分为:整胎、掐丝、焊丝、点琅、烧琅、磨琅、鎏金七个环节。主要类型有:瓶、盘、杯、盆、盒、樽,以及摆件等。
现在的铜铸胎掐丝珐琅器,在材料的选择、制作工艺等方面,采取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保留了历代先人创作铜铸胎掐丝珐琅器的制作技艺,吸收青铜器、陶瓷器、漆器等器物的造型,结合珐琅器的工艺技术和材料特点,不断创新,花色品种千姿百态。
潮安文里英歌舞
英歌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之一,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英歌是一种融舞蹈、戏曲、武术搏击素材于一体的民间体育,是一个身着汉代服饰,面绘戏剧脸谱,手持英歌槌交错翻转叩击,阵型变换多样,节奏鲜明强烈,极富阳刚之美的一种原生态的集体表演。英歌舞主要的表演器具是一根不是很长的圆木棒,称为“英歌槌”。“英歌槌”的长度一般为1.2尺到2.0尺,在明快的节奏中跳跃前进。他们边舞边吼,虎虎生威,且在舞动过程中不断地变换着队型,组合成“天罡阵”、“满天星”、“双金钱”、“众星捧月”、“打中街”、“双龙吐瑞”等图形,变换自如,动作豪放,阳刚威武。
英歌主体构成是嫉恶如仇,除暴安良的梁山泊英雄好汉,与人们驱邪除恶,迎祥接福的祈神尝愿心里有直接关系,对净化社会的歪风邪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潮州推光金漆画
漆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从古到今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潮州漆画包含了潮州文化的社会成分和观念成分,反映了潮州地域文化和地域特征,可以从中领略潮州民间审美趣味和文化艺术的风格特点。它用特别的手法,特别的工具,采用国画及界画的真晔画出了特别的画种,求得在光线的作用下呈现出它的美感。
潮州漆画内容丰富,有山川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其工艺流程十分繁琐,画法讲究线条,要求横、平、竖直;曲线圆润,线条的接头处应力求不留痕迹,作品能达到“毫发生动”“毫厘可数”的境界。
工具和材料也很有讲究,工具主要有:界尺、山猫毛笔、过冬鼠毛笔、 棉团、小筛、扁漆笔、大小铁笔、厚薄纸板、自制小头发漆刷、自制大牛毛漆刷、镊子、牛角刮板、磨色石板、牛角杵、水磨石、水麿砂纸、滤漆架、晒漆板、温度计、湿度计等。材料主要有:真古板黄金泊、古板青金泊、古板银泊、国漆、广油、明油、樟脑油、松汁油、银珠、朱砂、石青、石绿、石黄、黄标、藤黄、白粉、自制油黑、瓦粉、瓷粉、炭粉等。
潮州鲤鱼舞
鲤鱼舞又称舞鲤鱼,潮州鲤鱼舞始自唐代,从宋代开始一直流传于民间,它发源于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后来,潮州人为了纪念韩愈驱走鳄鱼,兴学育才等功绩,遂以鲤鱼的生态情景做为素材,巧妙运用南派武术套路,至今已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表现形式。
潮州鲤鱼舞表演者是5名男子,由12个基本动作组合成不同的表演套数,形象地表现出鲤鱼出滩、跃埂、啃泥(降涂)、抢食、穿莲、送鱼、三相、比目、打春、产卵、五相、化龙等动作。舞者舞动时双手动作幅度较大,步法则以“圆场步”为主,配合跪地、抬腿、跳跃等。动作刚劲有力,粗犷奔放,具有南派武功的特点。表演时配以潮州大锣鼓,场面壮观,气氛热烈。几百年来在潮州民间代代相传,在潮州历史及现代的民间舞蹈中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潮州麒麟舞
麒麟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麒麟舞是一种以麒麟为造型的广场舞蹈。表演时辅以潮州大锣鼓和潮州音乐伴奏,气势、节奏热烈。舞麒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表演套路,第二部分是武术套路。而表演套路分为:头套和尾套,头套主要由探路、逛花园、乌鸦晒翅、瞌睡、挠耳、洗脚、洗身等七个环节组成,尾套主要是麒麟游花园,由寻青、闻青、惊青、踢青、找青、逗青、吃青、吐青等八个环节组成。模仿猫、狗动物舔脚、梳理头、身上和尾巴,用脚挖耳朵、咬身上的虱子等。表现出麒麟的惊、疑、喜、怒等。
畲族民歌
畲族是我市唯一的聚居少数民族,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分别居住于凤凰山区的八个自然村中。畲歌,是畲族民间的口头文学,它们有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以歌代言,用歌来表达感情、传达思想,称为“歌言”,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畲歌内容涵盖了生活的各方面;托物起兴,触物兴怀,也有礼仪的、宗教的、历史的、警世的等等,是一部口头的教科书。演唱形式多样,独唱、对唱、斗歌等,潮人素有“斗(逗)畲歌”、“唱畲歌仔”一说,这源于畲族。畲歌保留了诗经重章叠句的文学特色,保留了我国南方百越民族古老的以三声腔为主,独无五声腔的音调结构形式,是不可多得的原生态音乐。
潮州九制陈皮制作技艺
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根据明代潮州知府郭春震纂修的《潮州府志》的记载,陈皮在潮汕地区的药用历史超过了450年。从十九世纪末潮安区庵埠镇外文村杨克龙独创九制陈皮至今,潮安九制陈皮已经有1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蜜饯三大流派之一,它是产生于潮汕地区,经过长期积累,具有丰富保健价值、特殊工艺价值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蜜饯休闲食品。
潮安九制陈皮是以潮州柑皮为原料,经过九道工序精制而成,生产过程包括:选料、预处理、盐腌、晒胚、糖渍、晒制、拌料、烘干、调香。九制陈皮的制作技艺坚持遵古法制,讲究色、香、味、形,产品表面干燥,甘香浓郁而酸甜,入口含化,回味持久,具有鲜明的风味特征,是老少皆宜、居家必备、送礼首选之上品。
潮州漆器髹饰技艺
潮州漆器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漆器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自宋代乐桥人始祖携艺创乡而传承至今。最初的生漆脱胎制作技艺,大多是为一些规模较大的寺庙制作生漆脱胎神佛像及配套工艺,俗称“做脱砂”。所以乐桥生漆脱胎工艺在民间也叫“脱砂工艺”,其意思就是“取其生漆脱胎坯,脱去原先用于做坯胎造型的砂土”简称为“脱砂”。
生漆脱胎制作技艺的制作原材料主要是中国大漆(也称生漆),纻布和瓦粉,还有一些传统辅助材料等,所用的原材料基本都属天然原材料。生漆脱胎制作技艺的制作流程是设计定稿、造型制作、干漆夹纻、脱胎定形、修坯打磨、表面装饰、着色贴金等。漆器制作技艺的工具有:各式牛角杵、牛毛漆刷、头毛刷、雕刀、料灰刀、刮刀、剪刀、搓板、拌漆棒、筛子、镊子、磨石、擂锤、砂纸、滤漆布、橡皮刮板、木锯等等。
市级项目(4个):
潮安舞龙
潮安舞龙发源于明末,盛行于清初,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它是潮州地方传统的民间舞蹈。
舞龙的道具制作一般都是用竹片做成骨架,外表用纸装裱,画上龙鳞,涂上色彩。龙身长26米,分龙头、龙尾和6个龙身,共8节。龙身直径70厘米,龙头重10多公斤。舞龙由8人表演,融合武术的武功动作,舞动时翻腾跳跃,刚劲雄健。表演套路主要有三种:一是单龙独舞,叫“金龙戏球”;二是双龙同舞,叫“双龙抢宝”;三是龙鱼共舞,叫“龙腾鱼跃”。其套路分解为出潭、逐浪、迎祥、戏球、追球、穿跃、翻肚、跳节、抢球、降福等十个招式,有别于北方的游龙和福建的火龙。潮安舞龙活动主要分布在全县各乡镇,每逢重要节庆或传统节日才有舞龙表演。
潮安新义青狮舞
我国自李唐时期,就有舞狮之举,旨在迎八方贵宾。潮汕舞狮民俗,由来亦久,其中“青狮”最独具一格,表演由“狮头”“狮尾”二人组织而成,两人相互配合,动作协调,形象地表现出狮子惊、疑、喜、怒等生活习性,动作刚劲有力、粗犷奔放,舞时用潮州大锣鼓伴奏更显气势恢宏。
“青狮”有史以来就寄托着人们驱辟邪,纳福迎祥的美好愿望。在潮州传统文化中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具有历史价值。同时舞“青狮”是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的活动极佳形式之一,具有实用价值。几百年来“舞狮”活跃于人民大众之中,代代相传,久演不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潮式卤水制作技艺
潮式卤水及其制品,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潮州民俗的重要活动内容,遍及千家万户。潮式卤水的制作技艺至今已传承一千多年,原以家庭制作为主,随着商品社会的出现,又涌现一些小作坊,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丰富而成为名牌。
潮式卤水是以多种五香配料熬制而成,有简有繁,因不同家庭传授或经营的不同制品而异,某些作坊甚或成为秘方。潮式卤水的制品因其口味独特而广受潮州人欢迎,放在潮菜馆中有“无卤不成席”之说。随着潮人足迹遍及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地,潮式卤水也成为乡情的纽带,同时由于采用当地的香料(为椰浆、香茅芽)而使潮式卤水更适合各地口味而得到传承、发展。
潮式肉脯制作技艺
潮式肉脯制作技艺于1928年由新加坡华人传入广东潮汕地区,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广东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传承和改良创新,整合了潮州百年肉脯的传统生产工艺,对其集纳吸收、传承弘扬。
在工艺方面真美公司坚持采用古法制作,独创了“九次入味”。从鲜猪肉到肉脯的成型,要花上13个小时的时间,“九次入味”, 原料肉前处理入味、拌料入味、一次腌制入味、真空滚揉入味、二次腌制入味、炭火熏烤入味、拌糖浆入味、加香料入味、放置熟化入味。经过“九次入味”,烤出来的肉脯一出炉,便鲜香四溢。真美潮式肉脯诱人之处不仅在于外观、气味和口感,还在于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人体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受现代人的喜爱。
区级项目(39个)
文里醒狮舞
文里醒狮队成立于1916年,由该村拳师杨大海先生所创,是南少林所特有的“铁屐狮”,俗称“半身狮”,即“武狮”。步法主要有:四平马、子午马、麒麟马、跳步、座盘步即老树盘根等马步,其造型浑重威猛,主要由一举狮头,一缩狮尾,和一举宝珠,三人构成,有起、承、转、合过程,具有戏剧性和故事性,动作有睁眼、闭眼、舔身、抖毛等模仿狮的生活片状。配以铿锵的潮州大锣鼓,舞动起来威风凛凛,气吞山河。主要表演内容是:“狮醒、伸腰、戏耍、戏水、上山、觅食、遇敌、过桥、采青”等套路。
后来,在“铁屐狮”的基础上,引进南派的全身狮,即“文狮”。全身狮表演多用高台、高竿、高桩等来体现,且多有丰富的内涵。无论是桩上还是高台,或是上竿,主要体现: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
潮安佛手凉果(老香黄)制作技艺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福寿橘,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又称“皮如橙柚而厚,皱而光泽,其色如瓜,生绿熟黄。”记载有“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潮汕地区制作老香黄(佛手凉果制品)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距今已超过500多年。至今潮汕民间仍流传着“一斤百年老香黄价抵一斤黄金”的说法。
“济公喉宝佛手凉果”是广东济公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医专家传承创新,2002年研发上市的合力研制的产品,开创佛手果润喉类产品先河,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让药食同源的奇葩—佛手果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演绎得尽善尽美,被誉为“果中珍品,世间奇果”, 产品采用无公害佛手原果,遵古法重创新,几腌几制,经盐腌、分切、晒干、漂煮、中药浸膏浸泡、调香而成。
潮安竹编技艺·竹笠
竹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用具,它能遮阳挡雨、抵御严寒,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潮州庄陇竹笠,是一种用竹丝和竹篾编织,中间夹以宽大的竹叶的笠帽。精工的竹笠用竹青细蔑编织,加以藤片扎笠头和滚笠边。竹叶之上下层各夹一层油纸,笠面加涂上熟桐油而成。
庄陇竹笠,制作历史悠久,在历代的传承中加以创新,巧妙运用匠艺。从简单竹枝制成的“竹笠”,到编制成精致的工艺品,都是手工制作而成,过程相当繁复,需要大大小小50多道工序。主要有:选材、破竹、编织、编织、装饰等。
潮安竹编技艺·花篮
潮安庵埠淄龙村制作花篮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享誉海内外。花篮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画花鸟,打桐油,五彩缤纷,篮盖呈半球状,篮身呈圆柱状,拱状的提把像一道门,上方两端用藤丝缠绕成结,既能起到绑固的作用,又有着装饰性,中间上端有藤扎圆环,可提可吊,既能上盖又会透气。
花篮是潮汕地区一直以来广泛应用的民俗用品,古昔结婚、嫁女时阿舅掼油,盖新房屋入宅时请老爷,平时入宫拜老爷,丧事放纸等都必须用到的物品。由于潮州花篮有着吉祥、喜气的象征,且制作工艺细致、竹质好、油料讲究,耐磨不易落色,经久耐用,便于收藏。花篮制作工艺很是繁琐,要经过:选料、锯竹、踏底、围篮墙、做盖、做脚、做拎、绑藤、画花篮等工序,每道工序均是由好多的细节构成。
潮安红绸花灯制作技艺
红绸灯源于汉景帝年间的一个传说。相传当时汉景帝爱妃有病在身,久治不愈,忽有一夜间,妃梦中有身着紫色道袍仙人指点,言其因有妖物缠身,若要病愈,应于居所之门上悬挂有二个红色带光器物。妃将梦景告于帝,帝即令行之,数日妃病愈,帝遂命后宫各门首均仿效之,以延其祥。后士大夫阶层遂仿效之,至盛唐期间,民间普遍效用,而此期间,民间平民百姓是难以支付如此昂贵的付出,以竹编之,以纸糊之,而替代,又因器形过于单调,后有民间匠人在上面绘于吉祥图案及姓氏。这就是我们中华汉族沿袭红绸灯之由来。
红绸灯制作方法与传统竹制灯笼制作略有不同,主要是揉和了中华民族古今灯笼之风格,保持民间传统特色工艺结构,由内定型金属灯骨,上下连筒蜂窝,竹篾,灯骨插在蜂窝凹凸型活动笈只内,形成伞杆型骨架,外面套上红色绸布,配于金花纸装饰,既美观又增强透亮度,华雍高雅、鲜艳夺目,喜气洋洋。运用了折合原理,便于运输存放。
潮州核雕制作技艺
核雕是中国汉族民间微型雕刻工艺,潮州核雕通过精选潮州本地以至广东省内的增城、揭西等地的橄榄核、桃核、杏核作为原料,通过雕刻刀具凭借核雕艺人的奇思妙想及精湛技术使本来为常人丢弃之物,变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
潮州核雕,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广东等地负有盛名,其价值主要有:一、内涵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二、珍贵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核雕是一门减法艺术,即通过微型刀具刻、镂、钻、切、割、冲、剥出风景人物,实现形与神的融合。在此过程中,创作者的刀工是否精确,对于雕刻的成败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把玩健身的实用价值,核雕另一个价值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即爱好者们可以通过把玩核雕缓解生活与工作压力,甚至对自身的一些疾病或症状进行自我治疗。
潮安毛笔制作技艺
龙湖镇塘东村的毛笔制造工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元朝末年,毛笔制造工艺随着中原迁徙人民带入潮州,落户于龙湖镇塘东村。先是独门家庭作业,明朝成化年间开始收徒授艺。至清朝嘉庆年间。毛笔这项工艺已成村中一种标志性产业而远近闻名。
制作毛笔是一项艰辛的手艺,从挑毛,下水除脂到成型配套包装,共有百余道工序,分为十七个类型:即“挑毛”、“脱脂”、“整毛”、“脱绒成片”、“齐毛”、“分锋”、“切毛”、“配制”、“擦制”、“挑锋”、“定型”、“晒干”、“捆笔头”、“配笔杆”、“挑毛锋”、“胶笔成型”、“配套”。制作毛笔选配料讲究,配比分明,做到物尽其用,物产其值。
五味姜制作技艺
潮州特产五味姜,系最具地方特色之小食品,创于清代乾隆初年,因产品有酸、甘、香、甜、辣五味故名,问世后畅销不衰!古人赞其:味道清香,生津止渴,消食开胃,提神醒脑,驱寒去邪,理气和中,防晕车船、水土不服。
小老谢食品有限公司制作的“小老谢五味姜”是小老谢企业的拳头产品,主要材料是:南姜、青竹梅、山楂、陈皮、甘草、蜂蜜等。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主要要经过:挑选原材料、漂洗去污、晒干、碾碎南姜、粉碎果品、按比例调和、发酵、压片,切粒、抽湿、杀菌、包装入瓶等近二十道工序。
五味姜有和胃、助消化、爽口生津、防晕车晕船、增进食欲的营养价值,制作技艺对农耕时代潮州传统小食品制作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潮安竹编油纸花灯制作技艺
在潮州话中,“灯”发音如“丁”,代表人丁兴旺,大红灯笼高高挂象征着喜庆团圆,所以,逢年过节,潮州人在家门口以及祠堂庙宇都有张挂灯笼祈福的习惯。挂上灯笼,以此祈盼吉祥如意并渲染喜庆的节日气氛。
做灯笼是精细活,对技巧的要求也高,一盏灯笼的制作需要好几道工序——要经过挑选竹子、削竹皮、削篾条、起插头、催灯笼头,扎灯笼芯等多项工序。目前湖边林厝村生产的竹灯笼以圆型灯、冬瓜型灯为主,大大小小共有20多个规格型号。由于村里人的勤奋诚实和良好的产品质量,湖边林厝村编制的竹灯笼一直畅销潮州、汕头、揭阳、饶平以及福建诏安等省内外市场,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通过客商销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潮安龙舟彩绘
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明代在朝为官的先贤把它传入潮州,融入了潮州文化,龙舟彩绘突出表现潮安人幼绣细腻,文化底蕴深厚。制作只是躯壳,彩绘却让龙舟有鲜活的灵魂。彩绘龙舟以五方五土色为主色,即青、红、黄、白、黑。没有真正白、黑龙舟。白以白粉替代(浅蓝色),黑以乌粉代替(紫色),潮安龙舟在鳞片之上还要画上吉祥图案,前三仓位置要画赛龙择锦,鲤鱼跃龙门,独占鳌头,龙门得画出三山六海一分地。中间位置(锣仓)画一只有翅膀的马,尾部即驶舵位置画一只凤凰,有龙马精神,龙凤呈祥之意。龙舟桡也要画龙、凤、马。掌舵也要画龙凤。
南少林弹劲拳
南少林弹劲拳者,“弹”就是弹抖力或弹震力,属于“阴”;“劲”像鞭子甩出去的快速的抽劲,属于“阳”,具备近距离、快节奏和强爆发力这三个条件,在交手中,与敌短兵相接,制胜于敌,有效地摧毁敌人,是中华优秀拳种之一。“南少林弹劲拳”主要流传于福建省和广东省,在潮州市潮安区则以浮洋镇为核心,逐渐向汕头、揭阳辐射。
发拳具有独特穿透力的内功拳种“弹劲拳”,其锻炼价值不单是强身自卫,也是一种重要精神文化,改善精神境界,道德观念,处世品德,养浩然正气,尊师重道,仁、义、礼、智、信的处世哲理;精神上: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做对社会有益之事。
潮州砖瓦作之山墙技艺
潮汕传统民居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极其注重装饰。檩木要漆成红色,椽木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桷”。单是山墙脊端的筑造,就有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造型,配以嵌瓷,灰塑,彩绘等装饰,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既传承了中原民居文化又融合当地建筑工艺,是潮汕本土地域文化的代表,极具历史价值。潮汕传统建筑吸收中原古建筑风格,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形成自身独特的建造风格,它最讲究的是厝角头的的制作形式。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潮汕古建筑厝角头做成金、木、水、火、土五星造型。金星厝角头圆而足阔,无棱角;木星厝角头圆而身直,有棱角;水星厝角头平而生浪或做成三个金式组合,平行则如生蛇过水;火星厝角头尖而足阔,呈尖锋或三角状; 土星厝角头平而体秀,略矮胖。
山墙砌筑工艺的技术要点:根据整座厝宅的分金座向、厝头所在位置及屋主的生辰八字来决定厝头的式样。厝角头在完成粗坏制作后还要对山墙进行装饰,山墙独特的装饰方法体现了潮汕灰塑技艺之精深。厝头顶部及两边垂带用贝灰批荡,表面用加乌烟的灰母刮涂。山墙面抹上贝灰后,再用灰勺雕塑板线制成“板肚”,在各“肚”上以灰塑、嵌瓷和绘画工艺做出花鸟、人物、山水等造型。厝角头正中下方称为“腰肚”,在“腰肚”下面制作“楚花”,通常使用螭龙楚、祥云楚、花鸟楚等样式。通过对山墙的装饰使厝头有明显的明暗和色彩的变化,提高了整座建筑立面的艺术效果。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古时以祠堂、庙宇、传统民居的构件装饰以及家具、神器等的雕刻装饰为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一代代潮州木雕艺人的不断研究创新,其用途也从原来的建筑装饰和家具、神器的装饰发展成兼具现代家居装饰及工艺品收藏的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潮州木雕以其工艺精细,珑玲剔透,雍容华贵而闻名于世,作品题材所体现的多为抑恶扬善的历史题材或戏曲故事,或以寓吉祥、喜庆、向上的花鸟、瑞兽的图案,特别专长以体现潮汕海洋文化的水族海味的题材,故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雅俗共赏的民间文化艺术。也因其独特的镂空制作工艺要求限制,基本尚须釆用手工制作,工繁艺细,自古以来就受到各阶层人士的热爱,也是文人雅士和富豪巨贾所乐意欣赏和收藏的工艺品。
潮州石雕
潮安石雕呈现丰富异彩,变化多端的艺术形式;以精美而传世,以细刻繁雕而见长。除宋营造法式四种手法,即“素平”、“减地平级”、“压地隐起”、“剔地起突”外,还有“潮汕镂通雕”及起源于金砂一村丛熙公祠的“潮安圆镂雕”技艺。内容多注重“音,形,意”寓意,象征“吉祥,富贵,长寿,平安”以及主人的感情寄托;带有浓郁的潮汕民俗特色。
潮安石雕的内容具体形态有:潮州狮、潮汕石鼓、狮象石雕肚,龙虎石雕肚,潮剧人物故事、三国等人物故事,牌匾狮、牌匾象、夹下玉兔、夹下麒麟;照壁麒麟;花鸟鱼虫;鱼耕焦读;倒吊花篮,石瓜头、虾形石柁礅、蟹形石柁礅、龟曲脚、鱼化龙(鳌鱼)、梅兰竹菊、三层八角式、四拼式、正形抹角式柱等等具有美好寓意或体现地方精神文化、地方审美、地方习俗或寄托主人的丰富感情的石雕内容。
潮安石雕讲究石雕艺术与建筑的相融合,让石雕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又把建筑艺术化。纤细繁缛的潮安石雕艺术作为潮汕石雕重要的一部分,从被视为“蛮荒之地”到“如今风物冠南方”的历史演进中、在建筑艺术和装饰上创造了悠久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至今,又一直影响着潮汕人对潮汕石雕的装饰情结,潮安石雕带有的浓郁的地方习俗和地方审美观念,又让潮汕人铭记历代先人创造的精神文明财富。
潮州抽纱
潮州抽纱是潮州刺绣艺术中的一种,又称抽绣,俗称白纱,各地又有花边、万镂丝、挑补绣的叫法。潮州抽纱是选用当地优良的亚磨同、苎麻布、加纱布、法丝布、玻璃纱、棉布、化纤等以及各色绣线为原料,其针法复杂多变,主要有十字绣花、挖旁布、贴布、抽丝、万里斯及勾针通花等。其中尤以勾针通花最具特色。
潮州抽纱是传统的潮州刺绣与欧洲抽纱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百年的历史,以其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见长,被誉为“南国名花”。所谓抽纱,就是按一定图案抽出布料中的某些经纬线,以针线缝锁抽口,再加花纹刺绣。
潮州抽纱通过400多种巧妙的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以刺绣的垫凸和抽通为特点,又以多层镂通和剔透玲珑的空间艺术为特色,巧妙运用多种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变化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图案。
潮州抽纱的主要品种有手巾、台布、绣衣、床罩、被枕套、靠垫、餐套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不少产品多次作为国礼品赠送外宾。
潮州古建筑灰塑工艺
灰塑,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艺术,精致细腻,色彩艳丽,题材丰富,主要用在门额窗框、山墙顶端、屋檐瓦脊、亭台牌坊等处美化装饰,与传统的岭南建筑三雕(砖雕、石雕、木雕)齐名。其原材料主要以贝灰粉为主,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防水、防台风等特点,适合炎热潮湿的岭南气候。
据相关文献记载,早在9世纪,灰塑就已经存在,而从最繁盛的明清时期算起,灰塑至少经历了500年以上的繁荣发展期。
灰塑题材十分丰富,其中多以吉祥、富裕、福气、如意等富有人世间传统美好情感为内容来进行创作;也常有用历史材料和民间传说来做内容的,主要反映普通人民群众弘扬正气、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采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神往;也有用寓意吉祥的花卉、神兽、鱼、鸟等等的题材来创作。
灰塑在内容的取材以及整体布局、对色彩的把握,都有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寓意在其中,用最简单的材料贝灰,通过老祖宗传下来的复杂技术,解决潮汕地区的建筑问题,而且可以保存几百年。这主要是表达了人民的精神追求,以及呈现了潮汕地区人们的宗教观念和强大的家族的凝聚力。
潮州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
潮州产茶历史久远,凤凰单丛茶具有独树一帜的品质特色,既得益于高香型茶树资源的基础,更赖于精细的一丝不苟的制作技法上的表现。由于凤凰单丛茶所含的赋香物质成分以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其表现出来的香型多彩多样,享有“一树一香,树树不同”美誉,由单株采摘、单株制作模式进行。
潮州凤凰单丛茶制作工艺精细,很多是凭借多年经验传承下来。其工艺流程包括:采青—晒青—做青(浪青)—杀青—揉捻—干燥—拣茶—碳焙--包装--成品茶等环节。
凤凰单丛茶作为潮州工夫茶的代表型茶叶,是中国民族的象征茶文化之一,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价值体现,凤凰单丛茶的传统制作工艺是独特的古法炭焙工艺,在焙茶技术上,要发挥清香,温度不能太高,温度高,茶香呈焦味,如果烘焙得法,茶汤宜采浅金黄色为主,单丛茶的品质会更高,精选优质木炭,竹炭烘焙茶叶,焙熟焙透,提高茶叶的品质,让茶香更清爽,茶汤色更明亮,具有更高品茗价值和收藏价值。
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地区的饮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宋代。“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俞文对潮州工夫茶的记述,与现今流行的程式几乎一致,可见,到清代乾隆年间,潮州地区的工夫茶冲泡方法已形成规范。主要程序包括了:(一)列具。(二)备水 (三)治器(四)纳茶(五)侯汤(六)润茶(七)冲点(八)烫杯(九)洒茶 (十)品茶。
众所周知,工夫茶在清代年间,也曾流行于福建,但是后面中心转移,在潮州地区流传并保留了下来,这跟潮人的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系。翁辉东《潮州茶经•工夫茶》里面说到“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于茶之本质,而在于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所以在潮汕地区,不管是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至豆棚瓜田,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
潮州鼻烟壶制作技艺
中国鼻烟壶是西方物品本土化的一种产物。在卷烟兴起之后鼻烟开始衰落,鼻烟壶的生产也随之消沉,但由于其精美的造型与制作技艺,使鼻烟壶成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在世界上,中国素有“烟壶之乡”的称誉。潮州鼻烟壶以雕刻见长,因地制宜,加工成瑰丽的浮雕,在民间艺人的思维碰撞中,潮州鼻烟壶艺术风格越发显现。还有,潮州鼻烟壶的掏底功夫也是一绝,一块三四厘米高、不足两厘米厚的璞玉,除了制成外观精致的小壶,内壁还要掏得薄如纸张,使之能够漂浮于水面。因此,潮州鼻烟壶又有“水上漂”的美称,这是其他鼻烟壶产地很难做到的。收藏界里甚至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全国10个雕刻的鼻烟壶中,潮州产的就要占到5个,而且都是比较高端的,潮州鼻烟壶占据了北方及海外市场半壁江山。
手艺人的制作鼻烟壶方法是经过选料定型;切料,依据定出的形状,将多余的材料切除;打胚;掏膛;设计壶面;雕刻壶面;精修内壶;打磨;抛光,使鼻烟壶表面光泽感更强烈;配盖等等,制作鼻烟壶的时候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包括瑕疵,微裂,精工细作,甚至“吹毛求疵”,只求那抹艺术美感的完美展现,使每一件作品完成后给观者有鲜明,清晰,和谐的视觉效果, 现在艺人们制作鼻烟壶,都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去精雕细刻,并非单纯为了制作一个容器。
潮州龙窑烧制技艺
早在商代时期,中国就出现了龙窑烧制陶瓷的工艺。宋代,潮州的陶瓷技艺达到了鼎盛,其中龙窑技艺成为潮州地区陶瓷生产的主要工艺形式,现存笔架山宋窑遗址就是当时的印证。
由于龙窑烧制过程中采用木材,会产生大量黑烟。所以随着市中心的发展,龙窑窑厂慢慢往郊区迁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很多陶瓷厂家陆续改用了液化石油气燃烧窑。在潮州地区,仍保留传统龙窑生产烧制陶瓷的陶瓷制作工坊已经几近绝迹。
龙窑是在古代馒头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解决了面包窑效率底下,高耗能等缺点,将烟囱变为窑体,使得产量大大提高,以及大部分的热能都能被利用起来,节约燃料。因此使得它能在中国大地上存在3000多年的历史。是陶瓷史上重要的一个环节。
由于坯体的成型采用纯手工捏制,所以龙窑烧制出来的每个作品造型都自然而不生硬,充满变化性。同时,由于烧制过程采用人工投柴,龙窑内部烧成气氛氧化、还原交替存在,而且木柴里的某些元素,会在高温的环境中玻璃化,形成像釉一样的玻璃状覆盖面,使得每一个产品的表面更加变化多端,常常能有意想不到的精品出现。
传统的龙窑制作技艺,程序繁多且讲究,无论从泥料选择、坯体成型、釉料调配、烧制过程等,是一套独特的陶瓷制作体系,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对龙窑制作技艺的保护,就是对中国瓷都陶瓷历史文化的最好见证。
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是潮州民间最普遍的乐种之一,由历代相沿的鼓吹乐类演变而成。它是一种民间器乐演奏艺术,最早流传于潮州,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潮州大锣鼓是以击鼓为指挥的打击乐和管弦乐合奏形式。其中打击乐部分,利用各种不同音色、音阶的打击乐器,以丰富节奏变化和强烈对比与管弦乐旋律密切配合浑然一体,把乐曲表现得气势磅礴、动静相宜。司鼓者是全场指挥,鼓点密集均匀、轻重有致,或气势浩大、或文雅细腻,有时借鉴剑术的“挑”、“扬”、“拔”、“插”等动作,挺拔利索、手势多变。
潮州大锣鼓的传统演奏分长行套(即路行套)和牌子套二种;长行套常见于节日喜庆和盛会游行场面,奏一些“长行鼓点”、“二板吹奏”、“三板锣鼓”;牌子套则由许多不同宫音系统的牌子曲连缀而成,成套曲目大多数以历史故事为题材。
潮安竹编技艺之花葫制作技艺
潮州的竹木藤制品工艺已有很长的历史。唐宋时期,潮州已出现木竹家具作坊。竹藤制品,明代开始在潮州盛行。明清时期,潮州的竹制品有很多花色品种。
花箶,是一种由竹篾编织而成,有浅沿的圆形平底器具。相比普通箶,花箶面积较小且高。花箶高10厘米,宽度35厘米、38厘米两种规格。花箶的箶底有两层,下层是镂空的,且有箶脚,普通箶的下层箶底是不镂空的,也没有箶脚。花箶在上层箶底画上玫瑰花,寓意美满爱情,写上囍字,寓意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花箶作为潮州传统手工艺品,是嫁女的必用品,象征团圆美满,寄寓着人们对生活的良好祝愿,是潮州文化一个符号。
潮州婚俗
从古至今,婚姻都是人生的大事,潮州独特的婚俗也成为其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潮州文化的缩影,体现了潮州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劳动结晶。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成提亲、合婚、定婚、行聘、请期、迎亲等等婚俗,延续至今。
潮州婚礼习俗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十分讲究。旧时婚礼注重明媒正娶,礼俗虽然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仪式便是“六礼”,即,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其中的行聘和迎亲则是重头戏。
婚俗是一个家族地位的展示。在潮州地区,家族关系依旧是十分紧密的。婚俗活动不仅能让新人得到家族的认同,通过聘礼、嫁妆、参加人数等也能展示一个家族的名望与地位。婚俗中包含了许多对新人美好的寓意,传授良好的礼节和家风,凝结了历代人的生活智慧。
潮州陈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小架是在陈有本(字道生,三十六岁入庠,陈氏十四世)在祖传五套拳、五套捶的基础上,将原有的五套拳归纳为一路拳(以柔为主),将五套捶归纳为一套为二路,亦称炮捶(以刚为主),时人将有本公归纳的这二路拳法简称为“略”(简略、简明),后称其为陈氏太极拳小架,这是中国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其特点:以内气催外形,身法灵敏紧凑,圆活自如,内劲含而不露。突出实战功能,在陈家沟太极拳家族中被称为看家拳。当时精太极拳者皆率出其门,子敬甡,侄伯甡,仲甡、季甡(清咸丰九年双双被御赐为“武节将军”)皆其所成就。其门人陈清平,陈有伦,陈奉章、陈三德,陈延栋,均为所得,陈耕耘亦师事焉。之后,陈氏太极拳小架在传承过程中,先后演变、派生出武式、孙式及和式太极拳等主要流派。
近年来,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正宗传人、陈式太极拳小架第八代正宗传人吴梅生在潮州市潮安区尚武太极拳馆博艺分馆传授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小架成为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
玄武丹派内家拳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精妙的传统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拔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武当内家拳是在古老的阴阳学说,五行八卦学说的启迪下形成,是集攻防,养生为一体的内家拳术。它以太极哲学为基本原理,通过阴阳辨证关系来指导拳法运动,它源于自然,法于自然,合于自然,严格地遵循拳法自然的创拳原则和“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的本性学说。又将道教的气功炼养之旨融入拳法之中,使其独具贵柔尚意的特点。同时强调心息相依、运行匀缓、意到气到、动静自如、以柔克刚、灵活婉转、莫测端倪的行拳要领。
武当拳以改变身体骨骼结构,拉撑筋脉和骨骼关节,通过习练拳法的过程中找到身体与天地间的联系,站桩生发内气,採服天地之气,运收合和丹田,练习拳法的过程中周身内气涌动,筋骨开合崩弹,神意运劲气达四梢。
潮州后陇红心番薯制作技艺
“后陇红”是“潮安后陇红心番薯”的简称,产于潮安区凤塘镇后陇村。明代嘉靖初年,后陇村农民苏阿礽从当时的潮州府辖地潮阳县陂头村移植来的“陂头黄”番薯,由于土质及自然环境不同,使“陂头黄”的原色及薯质发生变化,薯皮由淡黄色变为赤色,薯肉也由桔黄色变成辰砂色,原本烂口的薯质变得润而柔,极其耐煮,不香不甜的味道也变成香似菱荷,还带有几分蜂蜜的甜味。自此,“陂头黄”被称为“后陇红”。
制作后陇红心番薯之前,需要提前三天把猪颈白肉切丁,先淹制玻璃肉,制作过程需经过选料——清洗——削皮——切块——淹糖——焅烧等步骤。潮安后陇红心番薯,光彩浅宗黄色,清澈通明,胶状性强,具有蜂蜜和中药材的香气,药香恬静,醇甜爽口、香味和谐,口味怡畅。薯皮赤色,薯肉辰砂色,薯质润而柔,极其耐煮,香似菱荷,还带有几分蜂蜜的甜味。
后陇红的吃法是煮成甜品,经过长期实践,不断优化制作工艺,研制出更适合现代人口味的绿色食品。“后陇红”番薯吃起来感觉柔润、细腻、香甜无比。
潮州菜烹饪技艺
潮州菜是中国四大菜系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影响发展迅速。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时至今日,潮州菜已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名菜之一。
潮州菜有着独特的烹饪技艺。烹制海鲜,是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许多酒楼的门口招牌写上“生猛海鲜”字样的比比皆是。古往今来,潮州大地流行“无海鲜不成筵”之说并不过分。
艺术装饰手法是潮州菜又一个特色。它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名师借鉴潮州木雕技艺,用黄瓜、蕃薯、竽头、冬瓜、南瓜等原料,结合筵席主题内容,雕刻各种形象。如寿诞宴就刻寿桃松鹤、喜庆宴刻龙凤呈祥装饰于各种拼盘上,对突出主题,美化菜式起主要作用。
潮州蚝烙制作技艺
蚝烙,是一种以珠蚝和地瓜粉为主要原料的潮州特色小吃。不仅味道鲜甜,实现珠蚝肉质肥嫩与地瓜粉香脆的完美结合。而且,其中珠蚝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通水气、润肺部和肾水等功能。虽然珠蚝采用煎的烹饪方法,但地瓜粉降火功能却能很好地降低因煎制而上火的可能性,符合潮州菜清淡与营养健康的标准,是潮州传统特色小吃的典型代表之一。
潮州蚝烙制作精细,用料十分讲究。制作采用的原料有:本地地瓜粉俗称土粉;本地新鲜珠蚝,大蒜花,鸭蛋等。潮州蚝烙的原料构成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传统的潮州蚝烙,它的制作过程大体可分为浸粉、洗蚝、煎制三个步骤。
潮州蚝烙的主要特征是鲜美酥香,酥而不硬,硬而不软。首先是珠蚝清甜肥嫩,煎制之后保持原汁原味,与地瓜粉完美结合之后,形成独特的美味,其次是地瓜粉既酥脆又质地柔软,经过油煎之后保持外酥内嫩,酥中有柔,柔中带嫩。
潮州菜头粿制作技艺
菜头粿,又名萝卜糕,菜头粿是萝卜的俗名,寓意“彩头”,粿即米食,粿做好后蒸熟食,预示蒸蒸日上。潮州菜头粿,以米浆和白萝卜为主要原料,蒸制成糕,再经煎炸而成,洁白酥软,鲜美非常。潮州菜头粿年代久远,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潮州传统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潮州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有“粿”,有粿”必有“菜头粿”。在潮州菜筵席当中,潮州菜头粿也是必不可少的名小食。
潮州菜头粿的制作原料有隔冬粘米、菜头(白萝卜)、芹菜、盐、胡椒粉等,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的准备、蒸制、煎制三个步骤。潮州菜头粿的主要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外酥里嫩。经过锅中的油煎,菜头粿表面呈现金黄色状,但内面仍然细腻柔软,入口时既酥又嫩。二是清秀带甜。潮州菜头粿原料中加入胡椒粉、芹菜汁、加上萝卜自身的甜质,使菜头粿产生出清秀带甜的味道,但甜而不腻。三是营养丰富,萝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下气、消食、润肺祛痰,消毒生津的功效。
潮州龙湖酥糖制作技艺
龙湖酥糖历史悠久,其清香,酥脆,入口无粕,一直为世人所青睐。酥糖除用料讲究外,还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艺,才能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大体来说,分为熬糖、冷却、拉酥、碾压、切块五个步骤。每个步骤一环扣一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拉酥环节最为重要,拉得好,气孔密度适中,成品就会酥脆,相反,成品就会变硬并带粘,因此,一块小小的酥糖承载着民间的传统技艺。
龙湖酥糖最明显的特征是清香不腻、酥脆,入口无粕,清香是龙湖酥糖在用料上加入猪油和葱油,使入口时顿感清新味道,酥脆是龙湖酥糖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不断拉酥以增强气孔的密度,达到酥脆的效果。标准的龙湖酥糖拉酥后每立厘米的气孔可达三万个以上。
潮州龙湖炖糕制作技艺
龙湖炖糕,俗称龙湖书册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在传统的社会中,人们重视家庭教育,希望子女读书聪明,把参加科举视为最重要的上升通道,这种理念继而融入到美食文化中来,因而把炖糕做成书册形状,寄托望子成才,望子成龙的愿望,用书册糕拜月及吃书册糕,就包含着学习进步、出人头地的期许。数百年来,洁白清甜的龙湖炖糕不仅是中秋节人们围坐谈笑的茶配食品,更是内化成一种符号,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的甜美。
龙湖炖糕洁白清甜,有入口即化,生津和胃,补中益气之功效,适合所有人群食用,而且质地柔韧,入口时既柔软又有韧性、口感极佳,成为节俗特别是中秋佳节的传统食品,这是龙湖炖糕世代相传的秘诀所在。
潮州蜂蜜盐金枣制作技艺
潮式“蜂蜜盐金枣”,潮州人俗称“老鼠屎”,属于传统的果丹类小食品,盐金枣采用蜂蜜、柚子、山楂、杏仁、青梅、陈皮、枣、柠檬果、砂糖、食用盐等原料,经过挑选原材料、入库存储、筛选、漂洗、漂烫、配料、蒸制、搅拌、制条、烘干、切粒、精选、包装、金属探测外包装等15道工序,经传统工艺融合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在生产过程中,坚持规范操作标准,强化生产管理,在水果规格选择、腌制手法、漂洗程序、晒制方法及拌料时间的工程流程上,建立质量控制点,使各个产品都独具一格,柔韧俱全,甜、酸、咸适中,色、香、味俱全,回味持久。
蜂蜜盐金枣以蜂蜜、柚子、山楂、杏仁、青梅、陈皮、红枣、柠檬果、砂糖、食用盐等原料,属于药食同源的小食品,有止晕止呕,润肺生津、健脾益胃、增加食欲的保健作用。产品质量上乘,品质经典,风味独特,包装精美,远销海内外各地,销售逐年递增。
潮州蜜制加应子制作技艺
“蜜制加应子”秉承潮汕传统“煎、酿、曝、糁”古法制果,蜜酿百年的文化和配方,在传承潮汕凉果传统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注重创新。长期以来,“蜜制加应子”产品以风味独特,包装精美而享有盛名。
“蜜制加应子”的主要原果是李胚,辅以砂糖、蜂蜜、柠檬酸、甘草等原料,其制作过程遵古法制,按照潮汕凉果传统的制作工艺融合现代化技术精制而成。其生产操作规程必须经过选胚、漂水、烫煮、糖渍、晒制、包装等6个操作流程。经过几十年的传承和改良创新,整合了潮汕凉果的传统生产工艺,对其集纳吸收、传扬弘扬。
“蜜制加应子”制作工艺传统独特,精细考究。产品饱含香甜浓汁,香味浓郁,肉质胶润,色泽发亮,柔韧细致的特质,甜、酸、咸适中、色香、味俱全,口味宜人,历来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是潮汕凉果中的果中之王。
潮州黄皮豉制作技艺
潮州人把老香黄、黄皮豉、老药桔尊称为潮州三宝,黄皮豉味甘酸浓郁,有驱风去瘀、止咳消痰、健脾开胃、生津解渴之功能。口含咀嚼,开水冲服,均有异香。所以在民间黄皮素有“果中之宝”之称。而“潮州黄皮豉制作技艺”是潮州民间水果蜜饯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闻名海内外的潮汕凉果黄皮豉制作历史已有800多年。它是用黄皮树的果实作为主原料制成的。
潮州黄皮豉的制作要经过选材、盐腌、黄皮去核、漂洗、糖渍、日晒等步骤,制作过程既严谨又精工,经过多次蒸煮、日晒、制作,俗称“九制”并非就是九次制作,而因工艺繁杂严谨而取最大数字“九”称为“九制”。
黄皮豉是药食同源的食品,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产品色泽淡黄,表皮油亮润泽,入口甘酸浓郁,有特有的黄皮果香,具有鲜明的风味特征,是潮汕凉果蜜饯中的经典之作,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潮州老药桔制作技艺
老药桔是潮州凉果特产中的极品,在潮汕地区的凉果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广大潮汕同胞的喜爱,远销海外。老药桔是以金桔的果实为原料,经特制而成的潮汕药用凉果。金桔因其果呈金黄色,在阳光下如金珠般闪闪发光而得名,气味芬芳宜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食(药)用价值;金桔用食用盐腌制,除掉涩味,腌制半年后用钢针针孔,使金桔能够均匀入料,然后把金桔放到阳光棚中日晒,再加以高温蒸煮,开掺入适量盐、糖、甘草和其它辅料,精心科学腌制半个月后、将金桔放在阳光棚中日晒,晒干后再用蒸气蒸煮,这样重复蒸晒就是“九蒸九晒”的古老制作方法。一直到金桔和汤浆均呈褐色,金桔成扁圆体状的老药桔为止。九蒸九晒是中药的一种制法,通过多次蒸煮、日晒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提高药效,老药桔巧妙的运用这个制法,既可以去除老药桔中的辛味、苦味,又可以提高老药桔的药用价值。
老药桔气味浓郁诱人,咸中带甜。食用时.将老药桔数枚捣烂放进杯中,冲进适当的水饮下,顿觉满口淳香,直沁肺腑,也可以直接食用,味道酸甜可口、回味甘香,有治肠胃病、呕吐及有益消化,理气化痰等功效。是潮州人必备的药用凉果。
潮州橄榄糁制作技艺
潮州自古盛产橄榄,橄榄糁加工腌制技艺历史由来已久,其广泛分布于潮汕地区。早在明清时期,潮州人用石臼把橄榄槌压破碎,根据“三碗橄榄一碗盐”的口诀,加适量南姜末,用潮州特有的石臼捶碎腌制,然后装入干净陶罐或玻璃瓶罐,叫橄榄糁。
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是橄榄糁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归湖的橄榄糁原材选取品相口感佳的优质橄榄原果,采用富含矿物质的优质山泉水浸泡涤洗,结合南拳的手法,制订出精槌6式120步的槌制手法,将备好的橄榄、粗盐、南姜末(小块)、辣椒片按一定比例放入石臼中,控制好力度和节奏,将橄榄捣碎,直至橄榄汁液与其它配料相渗透,最后将捣完的橄榄糁放入玻璃瓶或陶瓶中密封保存
从食用价值上看,橄榄糁集源于橄榄果的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与南姜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温脾胃、祛风寒、行气益健、嗳气吞酸等作用于一身,使橄榄糁有了很神奇的功效。;从文化价值上看,橄榄糁是海内外潮人心中最深刻又最具体潮州烙印之一,是一种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独特“味道”。
潮州凤凰浮豆腐制作技艺
凤凰浮豆腐,是潮州市凤凰镇闻名遐迩的一道地方小食,即油炸豆腐。据“凤凰通”黄柏梓知悉,凤凰豆腐是由北方传入至本地的,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凤凰浮豆腐有别于一般的豆腐,其借助于凤凰山泉水的清甜,薄荷味的“草仔”,味道相得益彰,使之品尝起来不仅独具鲜明的凤凰山特色,还带有一股清爽的感觉。凤凰浮豆腐做法并不复杂:先选取优质黄豆,用凤凰山泉水浸泡五六个小时,再用石磨将其磨成豆浆,放在炉火上煮滚,加入盐卤,使表面形成米粒状;接着用布包好,装入约10厘米见方的小方块板模中,用木板压上挤出水分,形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豆腐;最后用花生油炸成金黄色,就制成了美味的凤凰浮豆腐。
浮豆腐不但制作过程讲究,吃法也很独特。除了辣椒蒜泥醋等酱料,还需配以“草仔”一起食用。“草仔”是凤凰人对薄荷草的俗称,长在凤凰山,青翠色,小叶略圆,高二三十厘米。生摘后放到嘴里一尝,有股淡淡的薄荷味,略带苦甘。凤凰人吃浮豆腐,都要采来“草仔”,用清水洗净,和着豆腐,蘸酱料一起吃下,有消食开胃的功效。清爽的浮豆腐,和略带薄荷味、苦甘味的“草仔”相配,味道上相得益彰,口感极好。
潮州凤凰栀棕制作技艺
凤凰栀棕,是凤凰镇一道传统的绿色、保健美食,其制作历史悠久,起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村民们口口相传,古时凤凰山历史上曾多荒山野岭,瘟疫常发,凤凰先民为了预防瘟疫蔓延,将粽子做成栀粽,这也是有别于其它地方传统粽子的独特之处。
在凤凰的山上生长着一种俗称“甘母”的常绿乔木,其树含有植物碱,树枝烧成灰,见水呈深棕色,称为碱水,是制作凤凰栀棕的必备原料。碱水的提取,工序复杂,需提前半月到山上采集甘母树枝,再将树枝坎成段并晒干,烧成灰烬,淋上开水搅拌,使植物碱充分溶解。之后澄清、过滤,如此反复几次,提取出适合制作栀棕的碱水,这种碱水是泡糯米的上等材料。现今,甘母树逐渐减少,人们用杉枝、荔枝、铺姜等杂类灌木代替,它们也都包含有植物碱。而用此碱水制成的栀棕具有补中健脾、清热祛湿、助消化的功效,这使它成为了当代人追逐养生的保健美食,也是有别于其它地方传统粽子的独特之处。
凤凰栀粽的包法与普通粽子有所不同,它是包成长条形的,由于像枕头,所以又被称为枕头粽。栀粽包好后,需要煮近十多个个小时才能煮熟。煮熟后的栀粽,里面的棕肉色泽金黄,光滑柔润,吃起来如粉粿。吃时用餐刀或筷子分割成小片,蘸上细砂糖或蜂蜜,甘甜爽口,柔而不腻,一股来自森林的清香与甘甜沁人心脾,别有一番风味。
潮州凤凰米粉制作技艺
地处潮州古城之北的凤凰小镇,盛传着一道美食——凤凰米粉。据凤凰先民世代口口相传而来,凤凰米粉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凤凰米粉,精选优质大米、山中甘冽泉水历经复杂的工序而成,粉条纤细如丝、均匀细致,整齐如梳鬓,且具有独特的米黄色,在阳光照射下略显银白色,米粉汤不含酸度。吃法上兼具炒炸煮拌,正宗的凤凰炒米粉,须准备干鱿鱼,香菇,虾米,包菜,葱,盐。将切好的鱿鱼、香菇、虾米进行油炸出味,再把包菜下锅翻炒、下盐,最终把浸泡好晾干水分的米粉下锅炒,喷一点点水,翻炒出锅即可,这里米粉浸泡的水须用冷水(热水浸泡掌握不好易烂)。
凤凰山是粤东地区最古老的山,境内处处岩泉、万溪争流、甘冽清澈,给凤凰米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制作环境,天、地、人的结合,使得凤凰米粉成为凤凰小镇这个潮汕地区著名旅游胜地的招牌美食。凤凰米粉,目前是赫赫有名的凤凰十大美食之一,在凤凰人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是餐桌上热情招待客人必有的美食。